“阿庆嫂”智救谭震林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剧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阿庆嫂”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作家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升华,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鲜明。艺术形象往往是光彩照人的,而其原型却是普通平凡的,“阿庆嫂”的原型陈二妹就是如此。在江苏常熟市董浜镇政府修订的《董浜镇史》上,只有短短的几行字记述了一位叫做“陈二妹”的烈属事迹:“陈二妹,革命烈士陈关林的妻子,曾和丈夫一同开设涵芳阁茶馆,作为我党的地下交通联络站,丈夫牺牲后,她带着一儿一女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的确,“陈二妹”没有“阿庆嫂”出名,但是生活中的陈二妹为革命失去了亲人,不但救助了几十名战士,还曾保护过抗日名将谭震林将军一家。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1940年,为了加强党对苏南东路地区工作的领导,谭震林受中央的委派。化名林俊,带了20余名骨干进入东路地区。谭震林以苏常太为基地,组织了东路军政会,由他任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统一了东路地区的领导;并且对东路地区的地方武装进行整编,将江南抗日义勇军改称为江南抗日救国军,还亲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很快,东路地区的抗战工作进入了鼎盛时期。涵芳阁茶馆的小木楼三面临水,居高临下,发现情况可以随时上船转移,因而谭震林将军和爱人葛慧敏经常住在这座小楼里,找几个方面的负责同志研究对敌斗争策略。在这里,谭震林一家受到了陈二妹夫妇的悉心照顾和全力保护。谭震林的女儿和陈二妹的女儿差不多大,陈二妹见葛慧敏带着孩子行动起来不方便,就主动要求葛慧敏把女儿交给她抚养。为了遮人耳目。她忍痛将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秘密送到一户农家代养,把谭将军的女儿当作自己的女儿随时带在身边,直到1959年才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找回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军委发出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决定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为新四军第六师,任命谭震林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并仍兼苏南区党委书记。谭震林从上海回到涵芳阁茶馆后,立即起身去李家坝新四军驻地,传达事变真相和中央指示。胆大心细的陈二妹担任护送任务,她打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模样,手挎竹篮,走在谭震林的前面。二人刚走到一片树林附近,突然从路边窜出两个特务拉住了谭震林。陈二妹敏捷地返身走过来,指着谭震林,装着气愤的样子说:“你这个人呀,就欠了你10斤茶叶钱,盯来盯去怕我赖你的账?那好,你就跟我到娘家去拿吧!”说完,从竹篮里拿出两包香烟、6个熟鸡蛋塞到两个特务的手里,说:“小荀子,小三子,天怪冷的,快回去吧!”原来,两个特务都是经常到茶馆里喝茶的茶客,听了陈二妹的这番话又看了看谭震林的商人打扮,也就相信了。这场虚惊使谭震林感到身边的手枪不但不能自卫,恐怕
“阿庆嫂”智救震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