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教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并用文中的句式想象练说。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美丽的黄山风光带到教室里来了,想看一看吗?(出示多媒体画面)2、黄山美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黄山。(学生交流)3、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游览黄山,走近黄山松,感受黄山奇松的潇洒挺秀。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名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自己读读课文,在书中找到描写三种名松的有关句子。师生分层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松树朗读。这三大松树是黄山奇松中最著名的。你觉得哪一种松树留给你的印象最奇特?奇特在什么地方呢?自己读读课文,划划词句,说说理由,同桌还可以交流交流。大组交流。迎客松(1)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2)指名读。迎客松奇在哪儿呢?理解:枝干遒劲:枝干强健有力。(练读词语)饱经风霜:经历过很多艰苦困难。迎客松扎根在高高的黄山上,经历了哪些艰苦困难呢?(学生想象练说)练读“饱经风霜”。然而风雨打不垮它遒劲的枝干,雪霜压不倒它繁茂的枝叶,迎客松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说到这儿,你觉得迎客松怎样?(生命力顽强)你能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迎客松有着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令人称奇。再读读句子,还有什么地方也让你感到奇特?(同学上台指图。样子很奇特)你们好象听到迎客松在对游客说什么呢?(学生想象)迎客松的姿态仿佛是在欢迎宾客的到来,那么优美,那么奇特,所以它的名字就叫“迎客松”。把迎客松样子的奇读出来。(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黄山上的松树实在太多了,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不仅代表了黄山奇松,还象征着整个黄山。所以书上写道:(引读)小结:迎客松奇就奇在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样子十分奇特。读了课文,我想会有更多的同学喜欢迎客松,带者喜爱之情,读出迎客松的奇来。陪客松出示句子: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你觉得它奇在哪儿呢?(枝叶茂盛,高大挺拔)(出示图片)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又像一位热情的导游,陪同游人观赏风景,多么奇特啊!所以人们就叫它“陪客松”。喜欢陪客松的同学走上讲台读。送客松出示句子: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象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奇在哪儿呢?出示“迎客松”与“送客松”的比较图,理解“蟠曲”:曲折环绕。齐读送客松的句子,重点指导“依依不舍地告别”。6、小结写法:课文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时先写了它们的名称,接着写了它们的样子,最后写出了人们的想象。板书:树名——样子——想象7、配乐朗读三种松树的有关句子。8、这么神奇的黄山松,
黄-山-奇-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