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方程,究竟该何何从.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方程,究竟该何去何从【摘要】方程是初中�W习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简易方程的学习对于衔接中学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受算术思维的影响,小学生解题时不到万不得已不用方程,而中学是必须用到方程的,这种状况导致中小学数学教学在方程这一版块明显脱节,本文重点针对目前小学方程教学的现实状况做出分析与探讨,以期能与中学方程教学有效衔接。【关键词】方程;方程遇冷;有效衔接;对策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1-056813-0028-03 时常有已升入初中的学生回来看望我,言谈中我会询问他们中学数学学习的感受,他们的回答是:有的知识点中学老师直接“颠覆”了小学的定义!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知识的脱节甚至是让学生觉得“颠覆”的现象呢?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出了问题,如方程的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不少有关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也明白对方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与中学数学学习能否顺利衔接,并都在为之努力,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困扰。一、方程“遇冷”现状分析 ,课改前的教材用加减、乘除的逆运算原理,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并且,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呈现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识规律,它利用“天平”为认识和处理方程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智力图像:方程类似于一组天平,方程中的等号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用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质量的物体,天平依然保持平衡的道理,数形结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更加强了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时也会碰到一些问题。学生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诸如:“x+a=b,x-a=b,ax=b,x÷a=b”,解此类的题型只需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应的数即可,但如a-x=b,a÷x=b这种类型题,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方程转化为x+b=a或xb=a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本题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或乘x,然后再按第一种方法计算,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作业的正确率也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新教材为学生的知识准备远远不够,致使学生用代数思想解方程的知识基础不足。将方程的认识和解方程置于五年级上册集中教学,而之前学生对“等式”意义的理解非常狭隘。况且教材在第一册时就出现7+=10、8-=2、2+=6……这已经是方程的雏形了,以后各册均有类似练习出现,做减法时想加法,算除法时想乘法,运用的就是加减、乘除法的逆运算原理,学生长期练习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体系,再学简易方程时,突然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学生一时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所以掌握得并不理想。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教师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面临考试的压力,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正确率,部分教师或家长于是又回归“传统”,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教学,这就与新课程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如果让小学生去解一道应用题,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用算术法来解,而不愿意用方程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嫌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方程,究竟该何何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