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漫话消失的老北邱祖胡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漫话消失的老北京邱祖胡同 20世纪90年代,随着北京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明清时期存在于西长安街南侧的邱祖胡同中的平房院落全部拆除,被银行、保险公司取代。这条邱祖胡同是老北京比较长的胡同之一,地处四九城内,新中国成立后又北临长安街,见证了新旧两个世界的变迁。在成书于明代嘉靖三十九年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这条胡同曾被称做“曲子胡同”。然而在明末某些文士的笔记中,已改为“邱字胡同”。明清易代之际,浙江海宁籍史学家谈迁在其笔记体著作《金陵对泣录》中也记载了这条胡同。当年崇祯帝殉国之后,兵部主事刘养贞等为他草草发丧。当时,大顺军先头部队由李友等人率领,他把包括刘养贞、高弘商在内的前明官员掳掠到自己家,他则霸占了邱字胡同内一个姓许的锦衣卫的家。李友年逾50,性格凶悍,允许官员的家人送饭,但是必须在脸上烙印才行。同为海宁人的查慎行,在《人海记》中也有相同记载。该书号称全录自《金陵对泣录》。到了清代前期,这条胡同可能称作“秋子胡同”。在一幅据传是乾隆时期的老地图中,将邱祖胡同标为南北向街道,且位置偏西;而在绘制于乾隆十五年的《乾隆京城全图》中也明确绘出了邱祖胡同的街道走向并标注了名称,这可能是该胡同首次见于地图资料。但清代关于这条胡同的记载并不多。曹雪芹的好朋友敦诚在其《山月对酒有怀子明先生》中,注记说其兄敦敏家于“槐园太平湖侧”。据学者冯其利考证,距离敦诚家不远的邱祖胡同西部,建有敦诚居住的“西园”。此外,也有学者将西园园址考证为明清华嘉寺,即今华嘉小区一带。但华嘉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道光十三年在颓圮的旧址上重修,今有重修碑留存。还有学者认为西园应该在原西城区松鹤胡同。笔者倾向于冯先生的观点。因为敦诚在自传中说:“傍城有荒园数亩,半为菜畦。”园中还有叫控鹤岭的土山以及薰风谷等景观。曹雪芹等人诗文中常将敦敏的槐园称作“南园”,所以,将西园定在槐园略偏北,应大致不误。而且,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秋子胡同”西端有一大片空白,或许和敦诚的西园有关。这片空白应为原复兴门内大街156号、158号一带。石继昌先生曾说,奋斗小学本校和这些院落合为清末福州将军、宗室崇善的住所。这几个院落距离当时的北京城西城墙仅百余米,符合“傍城”的特点。再者,敦敏、敦诚是亲兄弟,想来他们的住所之间应不会相隔太远。民国九年,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兄长、著名书画家、诗人陈衡恪曾搬到邱祖胡同西端的库资胡同3号短暂居住。陈衡恪,江西义宁人,又名陈师曾。陈家乔迁之时,陈衡恪作《移居》诗一首。其中有“西极西城过客稀”“静院但闻禽语细,终朝不见马尘飞”“随意翻书新睡足,晚凉吹雨对霏微”等诗句。我们从中可领略到诗人在胡同小院独居时的惬意。 1924年下半年,革命家李大钊曾在邱祖胡同短暂居住,具体门牌号不详。当时,李大钊在京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因受到反动势力迫害,不断搬家迁徙。从邱祖胡同搬出后,他又搬到府右街西侧的朝阳里暂居。民远县县长的朱浩怀,1926年婚后曾居住在邱祖胡同5号的岳父母家中。朱浩怀早年毕业于民国大学经济系,学识渊博,他离任时不带走任何公家财物

漫话消失的老北邱祖胡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