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阅读的礼物百合花开了。百合花一开,夏天就到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把写作的事和陈老师联系起来,我也似乎刻意不去记起陈老师已走远了的事。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当我的指间敲下一行行文字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她――我的陈老师。且把记忆之门推回我的小学时代。我的小学时代是在乡下度过的。学校就坐落在一个有着五六百户人家的村庄中间,学校就以村庄命名。小学二年级时,我还不会写日记,我的日记本上时不时就得个红鸭蛋。到了三年级,我开始想着要和那个红鸭蛋告别,可我仍不知道该如何去写。那时乡村学校里没有图书馆,没有阅览室,连正经的老师都没几个。陈老师是四年级时来接手我们班的,她成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这让其他班级的同学羡慕坏了。陈老师是从县城来的老师,她长得很美,她的先生是县城一个很大的茶厂的厂长,按说,陈老师有一百个可以留在县城学校的理由,但她却是自愿转到乡下小学来任教。陈老师接下我们班的那一天,我就听我们原来的班主任特别向她介绍我说,喏,改她的作文最省事,你只要画个大鸭蛋就行。然后,空气里就荡起那位老师招牌式的笑声。但一旁的陈老师没有笑,她随即从放在讲台上的那堆作文本中找出写有我名字的那一本,翻了翻,接着合上本子,微笑着轻轻地抚了一下我的头。在我们班,还有一个三年级时从县城转来的男同学叫朱小伟。他的年龄和他的嗓门一样,比班里任何一个同学都大,他是一个有钱的留级生。朱小伟的父亲是东风莹石公司的领导。和陈老师不一样,朱小伟是因为太调皮才被他父亲扔到我们这个连校名都不需要特别去记的乡村小学来的。但不管怎样,朱小伟的到来同样给平静得有些冒傻气的校园增添了不少生气。那时,我的同桌叫黄胜,他每天像个“包打听”一样念着:朱小伟书包里的那把美工刀可锋利了,朱小伟包里总少不了两包白糖……可我从没听黄胜说过调皮鬼朱小伟书包里有什么《作文选》的事。陈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便是作文课,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连朱小伟都端端正正坐着,没发出一点怪叫的声音。我的内心异常兴奋,我开始在陈老师的作文讲解里知道原来我可以去听风的声音,水的声音,石头和石头碰撞的声音……原来只要学会观察,拥有想象,一切事物都可以鲜活在我的作文里。秋去春来,打雷了。春雷一过,夏天就来了。午休的时间里,同学们都趴在课桌上睡了,只有陈老师还“沙沙沙”地在小黑板上写着字。她写完了一块小黑板,又写完了一块小黑板,我时不时眯着眼睛偷偷看她弯着腰写粉笔字的身影。我知道,她正在从《作文选》上摘抄供我们学习的范文,她希望我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早一天了解什么是文学,感受什么是经典,或者哪怕只是能在她的努力下明白如何写好一篇小小的日记也好。我无数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也悄悄流过好几次眼泪,我分明在她不停忙碌的背影里看到了她满足的笑容,我开始很用心地对待原本让我很害怕的作文。到期中考试时,我的作文得了班里最高分,成了被大家学习的范文。我颤巍巍地念完了我的那篇作文,我看到一旁的陈老师始终微笑着给我打气,我看见同学们羡慕的眼神。我很紧张,也很感激,一直到走在放学路上,我的心还快乐得仿佛要飞出来。第二天,我早早就到了学校。我在我的课桌上发现了一本崭新的《作文选》,里面有范文,有讲解。关键的是扉页上有一排天蓝色的钢笔字,写着:送给上进美好的你!我知道,这一定是陈老师送给我的,除了她,还能有谁呢?那时,我的父亲在城里的交管局工作,留守在乡下的
第一份阅读的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