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内容提要: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而我国古诗文中的意象繁多,花鸟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荷花、梅花、杜鹃、杨柳、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意象荷花梅花杜鹃杨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古诗文的作者用来传达精神情感完成审美创造的核心载体,尤其是对诗人来说,在强调抒发情感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凝聚于客体的物象之中,形成物我同一的整体。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要准确的把握古诗文的内蕴精髓,就必须走进古诗文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特殊符号,如松柏与坚贞、猿鸣与乡愁,流水与时光,春草与离人,杨柳与惜别,以及大雁隐喻远方亲人的音信等。中国传统古诗文中的审美意象,便成了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情感符号”,这些特殊的符号不仅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同时也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印迹。本文就以花木类意向为例进行分析。一、荷花“荷花”又称为“芙蓉”、“莲”。“荷”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端庄,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而荷花作为意象,被文人雅士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㈠取“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㈡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㈢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一)高洁之志的象征先来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生长环境,突出莲的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外在形象,突出了莲的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突出了莲的风度气质——敬意而不敢辱。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池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二)清新、恬静、美丽的意境“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在这首小诗中,“莲”既指实物花卉莲花,又是爱怜的“怜”谐音,以鱼戏莲叶隐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极其生动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乡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4-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