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
胡新和
人文学院
88256386(O);88256005(院办)
huxinhe @ gucas.
第一讲绪论
讲授提纲:
这是一门什么课程?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
怎么样学习这门课程?
一、这是一门什么课程
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授课)
博士生公共必修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讲座)
硕博连读?
教学创新——适应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重组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波粒二象性?
二次创新——统一为“波粒”(3学分)
还原为“粒子”——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2001年11月29-30日研究生院主办
首届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
原理派(意识形态);
科技哲学派(学科性质);
人文派(教学功能);
科学技术学派(研究内容);等等。
1,一本书(恩格斯)
一部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未完成的手稿
以各种运动形式的转化为中心:辩证法思想与科学内容的结合
德国古典哲学传统
逻辑(数学)
力学;物理;化学;生命;
社会
精神
1873-1876;1878-1883——历时8年
1873-1876: ——“导言”的主要片断
1876-1878:写作《反杜林论》
1878-1883:所有论文和片断
1883- 整理马克思《资本论》手稿
临逝世前,分为四束手稿
德国社民党领袖伯恩斯坦的处理
阿隆斯和爱因斯坦的审查
发表过程
中译本(28;32;50;55;71;84)
《自然辩证法》一书基本内容
10篇论文,169个札记,两个计划草案,共181个部分。分6个方面内容:
1)自然科学史、自然观、自然史。包括“导言”和有关札记。
2)自然科学与哲学。包括《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3)辩证法。依据自然科学材料论证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范畴。
4)物质运动形式与科学分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批判了机械论观点。
5)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内容。
6)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从自然到社会的辩证法。
总计划草案:
1,历史导言: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使形而上学成为不可能;
2,黑格尔以来的德国理论发展进程:不自觉地,矛盾地和缓慢地回归辩证法;
3,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三定律
4,各种科学的联系:数,力,物,化,生
5,关于各门科学及其辩证内容的简要叙述;
6,认识的界限;
7,机械论;
8,原生体的灵魂;
9,科学和讲授;
10,细胞国家;
11,达尔文主义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说
2,一个学科(于光远)
一门特殊的学科:哲学与科学之间
前苏联: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
1956: 12年科技规划: 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
——生长点
1957: 中科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1978: 改革开放
——大口袋
学科: 科技哲学
——一个学派
几种描述
——科学哲学; 科学史; 科学社会学
——自然哲学; 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学(studies)
一个学科(群)
一个学术领域——关于科技的人文社会研究
自然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