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思考与建议方海林20147448农经201401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首先要补“三农”短板。解决农民问题,重点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农业问题,重点是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村问题,重点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关键词:三农问题十三五时期农业经济政策建议正文:农民问题:重点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他还指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于持续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从当前实际情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机制有别于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正常刚性增长,不会一直增加。受农产品价格下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会出现下降。去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户户均减收3300元左右,人均将减少收入1100元左右。因此,完善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农产品主产区,更应高度关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问题。二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数差距在逐渐缩小的同时,绝对数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从2010年开始,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相对数差距逐年缩小,特别是2014年首次降至3倍(:1)以下,而此前已连续12年在3:1以上。但是,:1还是很大,:1的水平。另一方面,更主要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数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1时,绝对数差距为13190元,;:1时,绝对数差距扩大到了20423元,比2010年又增加了7233元,%。到2020年,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同时翻一番的话,:1,但绝对数差距将再扩大1倍。按2010年价格计算,将由13190元增加到26380元。即便“十三五”时期继续保持近年来城乡居民收人相对数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二者的绝对数差距也会继续扩大。只有城乡居民收入相对数差距缩小到2:1以下时,绝对数差距才会减小。农业问题:重点是促进土地规模流转,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突破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限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土地流转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在各地农地流转实践中,存在农户之间的分散流转、新型经营主体与承包农户之间的规模流转等多种模式。但是,不同经营主体参与农地流转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的绩效水平和适应性,具有不同的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但是,在实践中,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分散农地流转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却面临一些特殊困难。一是土地流转期限短且不稳定;土地规模流转价格高于农户间的分散流转价格,并逐年上涨。二是生产经营资金缺口大且贷款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除需要购买各种生产资料外,还需要建设晾晒、
三农问题思考与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