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颂》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河颂》教学设计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卞景杰一、教材分析(要改动)《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是一首反应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着眼于“歌颂”。歌颂了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表达了要学习黄河的伟大精神。全诗共两节,第一节为朗诵词,用呼告的手法,表达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第二节是歌词,先写“望黄河”,然后写“颂黄河”。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优势、自然特点颂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升华了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背景,积累词汇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品读经典语言。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形式的诵读,把握诗歌内涵;2、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给课文做批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智慧引领1、话说黄河:题为“黄河颂”,同学们看哪个字最重要呢?黄河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搜集的几幅图片。“母亲”图——“气势”图——“屏障”图。再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颂”黄河。2、出示背景知识卡片: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本文即是第二章。3、可见本文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是一首激励中华儿女英勇抗战的战歌。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战歌呢?听后老师内心也是激情澎湃啊,可惜我不会唱,那我们就随着时代歌手光未然一起来欣赏课文吧!4、我们还是先来明确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体味歌词意境,把握诗歌内涵,掌握诗歌欣赏的一些技巧。二、智慧突破之朗读诗歌,领悟内涵。1、读出停顿,读出层次(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2)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歌词主体部分也包括几个大层次——“望”、“颂”及“尾声”,所以“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啊,黄河!”三个小分层中间的停顿也要稍长一些。2、读出重音、节奏、读出情感。“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再看语速,至后面是要读得再快一些,语调再高昂一些,要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3、读懂内涵(说话训练)①在序曲中我读出黄河精神——伟大坚强。②在主体中的“望黄河”部分我读出了——黄河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③在主体中的“颂黄河”部分我读出了——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保卫着中华民族以及激励着中华民族。(历史贡献、地理特点、自然特点)④在

《黄河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