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药理学论文-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半夏.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设计
中药药理学论文
题目
有毒本草的现代研究—半夏
姓名:
专业: 中药材
学号: 10406016
班级:10级药材班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四月
有毒本草的现代研究—半夏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前言…………………………………………………………… 3
…………………………………………………………… 3
……………………………………………………… 3
………………………………… 3
……………………………… 3
………………………………… 4
3. 药理作用……………………………………………………… 4
……………………………………………………… 4
……………………… 4.
……………………… 4.
…………………………………… 5
生殖毒性与三致作用………………………………………… 5
…………………………………………………………… 5
………………………………………………………… 5
有毒本草的现代研究—半夏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中药半夏毒性作用的现代研究发展。方法对半夏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半夏对毒性的研究都局限在单一学科之间,缺乏学科之间甚至相互间的关联性研究。结论毒性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但都局限在单一学科之间,两者之间、甚至相互之间还缺乏关联性研究。
【关键字】半夏毒性研究炮制
前言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 n- b. ),是临床常用的有毒中药之一。半夏, 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等. 归脾、胃、肺经。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现代中药学归纳其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入药历史悠久,首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灵枢· 邪客”有“治半夏”以疗目不瞑,不卧之记载。《珍珠囊》日:“半夏降也,阳也。其用有四: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气,痰厥及头痛,非此莫治”。
2毒性认识

《金匮玉函经》有“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的记载。《雷公炮炙论》中云“半夏上有隙涎,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金匮玉函经》日“以汤洗十数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本草经集注》有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古人炮制半夏时需“汤洗去滑”,否则有毒,难道“滑”物为其毒性成分?有“热汤洗去滑”、“冷水洗去滑”的记载,“滑”物的性质到底如何?在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以及二者有何关系
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人们至今没有弄清“滑”是何物,更阙如“滑”的毒性表现记载。

临床研究报道半夏不良反应主要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心悸、气促、咽喉疼痛、视物不清、瞳孔散大、紫绀、昏迷、肺部哕音、心音低钝、膝腱反射

中药药理学论文-有毒中药的现代研究—半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463894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