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公线线损管理工作总结近几年公司将“精细化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就是要进一步控制企业的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线损管理正是实现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局今年将线损管理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大了对该项工作的监管考核力度,并通过加强现场核查、专业培训、技术支持和监督考核等手段,有效的降低了因为人为、管理原因造成的线损异常和波动,使全局公线线损率得以平稳降低,线损异常台区和线路数量受到了有效控制。截至10月,%,,%;线损率超过50%或低于0%的台区共有573个,较同期降低459个(%)。线损指标完成情况1、10KV公线线损率<%;2、线损率超过30%或低于0%的线路数≤4条;3、线损率超过50%或低于0%的台区数≤600个。二、2011年公线线损管理工作的回顾1、梳理线损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明确线损管理职责和分工。今年年初,依托全局“流程梳理制度优化”项目,市场营销处对局级层面的公线线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明确了线损管理的工作环节、责任单位(部门、人)、工作内容和时限要求。2、加强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及计量装置的定检、轮换管理,降低偷漏电、违约用电、计量差错对线损造成的影响。今年我处加大对分局用电检查(稽查)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要求各分局重点对线损异常的台区进行实地检查。此外,今年10月份,我处还组织各分局及营销专业机构开展了一次持续到年底的营业大普查活动。对关口表(台区表)指针、倍率,线路台区匹配关系,抄表例日执行情况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核查,有效的消除部分造成线损异常的因素。我处还要求各分局按规定执行计量装置的定检轮换,尽可能的消除表计误差,从而降低计量误差对线损造成的影响。3、加强对问题线路、台区的现场核查,及时消除造成线损异常的因素。今年我处加强了对分局线损异常处理时限性的要求,各分局要于每月上报线损分析时要一并说明本月线路线损异常的原因和上月异常处理的结果,各分局务必要确保发现的问题要在一个月内得到处理。对于分局无法处理或处理无结果的问题,市场营销处将统一进行协调、处理。4、加强对分局线损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以提升其技术水平和问题处理能力。今年由于各分局人员调整相对较大,使得多个分局的线损管理人员为新人员,由于这些新线损管理人员对线损管理方法、现场情况及检查方法、营销线损系统使用方法并不熟悉,这就导致其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错,为此,市场营销处通过组织开展培训及对新人员进行电话指导、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其业务能力,使其得以尽快的投入到线损管理工作中去。5、加强无功补偿管理和调荷避峰管理,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压降线损。今年我局通过开展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改造和加强对客户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及投运的管理,使线路的功率因数大多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线损率的下降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市场营销处还指导分局开展调荷避峰工作,帮助用户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并进行错峰用电,从而降低了线路的用电压力,提高了供电质量,从而使得线路压降更加合理,线损率有所下降。三、公线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单位(部门)壁垒依然存在,单位间信息传递不畅。目前,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依然存在壁垒现象,一个单位(部门)进行完某项工作后不通知相关
线损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