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与争鸣
《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
张颖慧
《篆隶万象名义》一书在汉字特别是俗字的按:《说文· 食部》:“钿,杂饭也。”《米部》:
研究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由于时代、手抄等“糨,杂饭也。”《玉篇》页:“食丑,女久切。杂
原因,俗字、讹字颇多。而吕浩博士在参考大量饭也。”《玉篇》页:“卡丑,女救切,杂饭也。
文献的基础上,比勘数载,终成《篆隶万象名糅,同上。”从音和意上,应沟通“钮”“糅”“’三
义校释》一书,为《篆隶万象名义》的研究者提字的关系。
供了一个便于使用的校本。在翻阅此书的过程.《校释》第一百五十七页“迪,之世反。
中,笔者就可商榷之处及吕浩博士应出校而未有也,遮也,度也。烈字也。”校语为“‘烈字也’当
校语的地方聊记于下。归下一字头下”。
.《篆隶万象名义校释》以下简称《校按:《文选旁证》页《汉书· 昌邑王
释》第三十三页“僵,司连反。⋯⋯”“仙,僵也, 传》:“取卒趔宫中备盗贼。”李奇日:“,遮也。”
或倦。”’《汉书· 鲍宣传》:“男女遮逍。”晋灼日:“逍,古
按:字头“僵”,《校释》误。“仙”字头下‘列’字。”吕浩校语不确有二:“烈字也”不应归
“僵”亦误。《篆隶万象名义》第十九页上作下一字头下;“烈字也”中“烈”应作“列”。
“俘”。“仙”条下“倦”字亦误,应作“佬”。对比.《校释》第一百六十二页“丰,口化反。步
《龙龛手镜》第二十四页“倦僵俘,三俗。佬,或也,复也,跨也。”
作。愕僖,二古文。⋯⋯”可知。按:吕浩校语为“斗同跨。”此校语本于《玉
.《校释》第三十八页“佤,储紫反。池也。”篇》页:“口化口瓦二切。跨步也,与跨
按:《校释》此条无校语。“优”当是“佤”的同。”《说文· 炙部》:“干,跨步也。从反复。鬲车从
俗字。俗书“厩”旁多可省作“虎”旁。《字汇》: 此。”“年”未标音。而《说文· 鬲部》:“,秦名
“优,直离切,音池,优仳。”《广韵》平声支韵直离土釜日。从鬲,年声。读若过。”则“斗”“通过
切页:“佤,仳佤,参差也。”“仳佤”“优仳”‘’的读音把‘年’字音定下。‘’即今之
叠韵连语,义同。据此,《名义》“佤”条中“池也”‘锅’。汉人读‘过’。则‘年’即今天‘跨过渡
应为“音池”。过’的‘过’字。”‘年”同“过”到“年”同“跨”应是
.《校释》第七十九页“,胡胡反。更遽也, 音变的结果。
道也。”.《校释》第一百八十五页“窳,於瓜反。
按:《校释》此条无校语。《广韵》去声暮韵耶,下也。”
胡误切—页:“互,俗作。”应对俗字按:吕浩校语为:“《玉篇》作‘《说文》日:“污
“”作出说明。袤,下也”’。《名义》脱“污”字。”其实《名义》未
.《校释》第一百一十九页“悍,何旦反。勇也。”必脱“污”字。《文选· 长笛赋》注引《说文》作
按:《文选· 蜀都赋》注引《广雅》:“悍,勇“窳,邪下也。”《干禄字书》:“耶邪,上通下正。”
也。”《一切经音义》引《广雅》亦同。今《广雅》故耶邪一字。《名义》原文“窳,於瓜反。耶,下
无。王念孙已补。《名义》此条可为一证。也”改为“窳,於瓜反。耶下也”即可。
.《校释》第一百四十八页“食丑,女久反,杂.《校释》第一百九十四页“朴,普木反。大
也
《〈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