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初探——与初二学生谈怎样学物理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课程,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既陌生又具有吸引力。说它陌生一是因为从小学到中学这门学科是首次开设,二是物理这门学科跟数学、语文、英语等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点。说它具有吸引力是因为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甚至我们无时无刻都是在不自觉的运用物理知识。那么我们怎样把物理学好呢?一、兴趣是学好物理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去钻研问题、去思考问题。兴趣要靠老师在教学中激发,但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培养,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课时有很多物理现象觉得好奇,例如:纸锅烧水,瓶吞蛋,冰能取火,冰能使水沸腾等等。但有些内容也比较枯燥无味,所以这种好奇心理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这是一种较大的心理落差,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所以,我们要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增强自信心,克服短暂的消沉,走出情绪上的低谷,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对物理不但想学、会学、而且乐学,越学兴趣越浓,越学思维越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二、必须弄清物理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物理这门学科跟其它学得比有它自身的特点,要想学好物理,首要的问题是要尽快掌握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目前科目繁多,物理课时较少,每周老师和学生碰面的机会就三、四次,如果我们不去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制订出相应的学习方法,就只能是走马观花,就只能穷于应付,没有主动性,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呢?初中物理中的每个知识点几乎都是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实验、事例(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概念(应用→)题目。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和思考;注意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的深刻含义以及使用条件;适当地进行解题训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一步步提高。三、重实验善观察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是我们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感性认识,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而且根据记忆的活动规律,可以把书面内容变为智力活动的直接对象,会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效果。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在手脑并用的复杂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初二学生又应怎样做到重实验善观察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能按实验项目和要求选择器材,明确实验目的,对较复杂的实验有必要先做一些有利于这个实验顺利进行的笔试题,这能使自己实验思路清晰,操作有条不紊。2、培养自己的实验素质,正确、熟练地使用仪器或量具,包括观察仪器的零点、量程、分度值和规格,会对器材进行调试和组装。3、实验要按步骤进行,能分析故障的原因并能排除,正确观察和分析现象,培养严肃、认真、科学的实验态度,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或读取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并一定要写明单位,对于与实验预期结果相异、甚至相悖的现象,要科学分析,找出原因,不能牵强附会。4、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还要提倡对实验进行改进,鼓励创新,以真正做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5、实验态度要主动积极,不等待观望,不要养成“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坏习惯,实验中做到胆大心细,一丝不苟。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团结协作。四、细阅读勤思考课本是我们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它必竟是经过很多专家学者为广大中学生专门制定的,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课文中有
“学法”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