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的工作原则由于心理委员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应该有别于其他班级干部,因此心理委员必须遵守一定的工作原则。主要涉及一下四个方面。(一)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委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不得向亲戚、恋人或朋友泄露,在特殊情况可以向心理咨询老师请教。为来访者保密是心理咨询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有不少学生不愿找心理咨询老师咨询,最大的担心就是对方不能为自己保密。心理委员与其他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保密问题更是大学生最大的担心。如果心理委员缺乏保密意识,就会造成不良影响,遵循保密原则是心理委员的工作第一原则。但是,坚持保密原则也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一旦发现同学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心理委员则应该立即联系学院辅导员或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防止恶性意外事件的发生。(二)积极求助原则心理委员的工作定位表明,心理委员并不是“小小心理咨询师”。当识别发现周围同学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问题已经超出自身的干预能力范围时,心理委员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寻求帮助,这也是心理委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当心理委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请记住“我不是万能的神”在遇到难懂的事情时要记住“我不是心理咨询师”。做到积极寻求帮助,及时将有关同学的情况转告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中心的专职老师,也是做好心理委员做工的重要原则。求助和转介时,心理委员需要向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中心专职老师清楚介绍自己掌握的该同学的情况及平时的生活学习状况。(三)实事求是原则一般情况下,心理委员容易在工作中犯两种倾向性的错误:一是运用心理学知识看谁都好像有问题。一旦了解到周围学生的一些不同举动,马上极为紧张;二是虽然发现周围的同学有异常,但心理侥幸,主观判断觉得问题不大。这两种倾向需要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工作实践的进一步锻炼中得以消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心理委员家实事求是地反映同学的心理状况,既不虚张声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当自己难以把握同学的行为反应时,可以将该同学的实际行动和想法实事求是地反映给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及时向他们请教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四)保持中立原则尽管心理委员和班级同学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关系,但也应该保持中立的原则,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入到同学的交往中,这是心理委员在和班级同学的交互作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同学和朋友交往,同学可以清楚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念,又是甚至会和那些拥有社会道德相悖或者自己无法认同的价值观的同学展开激辩。但是,心理委员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时,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尽可能保持中立的立场来倾听同学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原则每个人的行为和想法一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旦得到反对或抨击,通常就不会再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心理委员也就无法张掌握详细的信息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标准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心理健康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教育活动,积极落实心理辅导员、心理教育中心交办的各项工作。按时参加学校及学院心理辅导员举办的各项心理学专业学习和培训,同时能够积极带领本班同学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大型心理活动。积极协助辅导员及时发现并关注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真诚、热心地开展帮助工作,妥善处理同学心理困扰。对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及时转介。用心发现有重大心理变化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报告学院心理辅导员或心理教育中心,处理得当,有效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严格遵守心理工作中的保密原则,自觉为同学保密,不泄露、不外传心理辅导过程中的有关信息。(6)具有良好的实践精神,在班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拓展活动,工作有计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心理委员难免会碰到阻碍、损伤、痛苦,以及困窘难看的场面,因而不时感到挫折、冲突、焦虑。而个人在可预见或以面临威胁时,总会采取某些自我防卫措施,以抵御外来伤害,减轻内在的压力,从而不至于引起太大的痛苦和不安。这些自我防卫措施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并不能改变原先的事实,只是简单的改变人们对事实的看法和观点。有意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1、转移转移注意力,暂时摆脱烦恼。如:“做另一件有意义的事来忘掉它”,“想些高兴的事自我安慰”等。2、宣泄如果心理积压啦许多抑郁之情,最好以合理的方式发泄出来,如找个好朋友倾诉一下或进行心理咨询。3、退化对于已经确认无法达到的目标,要及时撤退,重新制定切合实际的奋
心理委员培训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