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漫步学科:初中美术教师姓名:杨弘翎第二单元读书、爱书的情结第1课书林漫步【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书林漫步》【教学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方法,探寻书籍设计的沿革变迁,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并将它们按照书籍的设计形式进行分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让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并逐渐形成爱读书和珍惜书的良好价值观,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并增添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2、教学难点:了解书籍设计的概念、结构以及发展历史。【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多媒体幻灯片,搜集的比较有设计特色的书籍。【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你都有哪些藏书?你最喜欢哪一本?为什么?观察收集的书籍封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总结:由此可见,一本书不仅仅要有好看的内容,还要有好看的装帧设计,这样才能给读者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籍设计吧!二、新课讲授1、下面分别请八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的古籍设计:顺序依次为1、商代的简册2、春秋自南北朝的卷轴装3、隋唐时期的梵夹装4、唐代后期的经折装、旋风装5、五代初期的叶子6、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元的蝴蝶装、包背装7、明代中叶的线装8、晚清的书函、书盒总结:感谢这八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古籍设计知识,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大家,中国古籍设计的变化体现在哪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实质朴,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书籍材质和装帧形式这两个方面。2、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国外的书籍设计和中国古籍设计有什么不同,有请三位同学分别为我们介绍一下纸莎草纸书、卷轴羊皮书、拜占庭圣经这三类书籍设计形式。师生分析后总结:运用材质不同。早期欧洲的书籍装帧华丽,设计精美。造纸术的发明使书籍的材质由竹简和羊皮等逐渐演变为纸张,为普通民众享用文明传播带来契机,更为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可能。最后有请两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近现代的书籍设计:分别为国外的乔叟著作集、俄罗斯构成主义书籍设计、德忆。总结:近现代的书籍设计打破传统的束缚,丰富了书籍的设计语言,运用多种材料、方法和技术,塑造了形态各异的现代书籍。4、刚刚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种书籍设计形式,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什么是书籍设计?书籍设计: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侠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说说“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世界最美的书应该是设计形式和图书内容结合得最好的、最有审美感的书。我们不只评价书的封面,而是把书看作一个整体,它的印刷质量、版面安排、版式设计、纸张质量、装帧等都是我们衡量的标准。【课堂小结】书籍设计的沿革变迁,不管是中西方,都体现了自身的发展历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甚至是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同样影响着书籍设计的形式和方法。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
书林漫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