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雎》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雎》教学设计.doc《关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章描写一君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过程,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他内心深处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情景交融,朗朗上口。二、学情分析:这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学生耳熟能详,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容易。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 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这为课堂的活跃奠定一定基础。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通过“品味,感悟,欣赏”达成学生养性怡情的教学目标。四、教学设想:因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首先让学生对我国最早的这部诗歌总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而后进入文本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容,教学步骤分为“读、悟、品、唱、练”几个环节,培养学生学诗在遵循原文大意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联想与想像以丰富形象的良好思维品质与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爱情观。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了解《诗经》“六义”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2、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3、理解积累“睢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语,完成本诗背诵。4、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喜爱传统经典诗文。教学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有哪位同学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吗?(《诗经》),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部作品吗?(学生说不全)现在请同学们打开平板,搜索一下这部作品,筛选一下你认为重要的内容,作好笔记。(3分钟)哪位同学能谈你对《诗经》“六义”的理解吗?(学生回答,老师作结)(幻灯片展示)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 周颂、鲁颂和商颂。赋: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2分钟)二、 初读感知《诗经》“六义”我们已经很清楚,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到《诗经》之首的《关雎》,自读课文。要求: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读、个别指导)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把有有疑问的字词注上音,大家可以轻声跟读。(教师范读)同学们,好的朗读,要靠我们对句意的理解,对停顿的恰当把握,对语气、语调的准确表现,现在请小组中的对子互读,找到彼此的不足。(对子练读,教师巡读、个别指导)“一花独放不是春”现在请各小组对本组中语文底子薄弱的同学进行朗读指导,然后由他代表本组来展示。(组内指导朗读,教师巡读、个别指导)小组展示,组间指导,教师协助。( 20分钟)三、理解提升,领悟诗意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请大家结合课

《关雎》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