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蚄《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蚀膈一、教材依据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肃二、设计思路蒀本节课教学设计理念是按照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现代公民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艿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主要包括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队中华民族所作的贡献以及黄河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本节课既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蚅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看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较大的提升。但是这一届学生又是比较特殊的,基础较差学生生较多。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蒂三、(1)读图说出黄河的长度、发源地、流经的省区、注入的海洋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肇(2)掌握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1)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袄(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莇四、教学重点袅黄河的忧患及治理。羀五、教学难点螀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地上河”的成因。膇六、教学方法蚃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莂七、学法指导膀在课前引导学生预,读懂地图等。袈八、教学准备螄教师准备: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本节课件蒀学生准备:课前复习虿九、教学过程莄导入新课:袅(教师)展示四大文明古国流域图,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都与河流有关。那么,请问我们古中国文明的发祥与哪条河流有关?(黄河)袃(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要了解黄河,必须先了解黄河概况。肈讲授新课:肄(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薃【课件演示】羁1、通过自主学习,基本掌握黄河的概括。蒈2、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黄河的奉献袅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认识黄河的忧患及其成因蚄4、理解治理黄河的各项措施聿5、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环境观袇(二)探究一:认识黄河的基本概况薅【课件演示】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螅请同学们根据课本49-50页的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探讨黄河的基本概况。蒂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及黄河的形状象汉字中的哪个字?莇2、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地图册24-25页)莆3、说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地图册24-25页)薃4、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并指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桃花峪在哪里?薀【课件演示】中国政区图肀学生依次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肆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薄注入的海洋:渤海。羃经过省级行政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葿【课件演示】中国地形图(局部)袆要求学生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沿途所经过的地形区。莂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è内蒙古高原è黄土高原è华北平原肁【课件演示】黄河水系图衿学生指图说出黄河流域的主要支流。薇主要支流:汾河,渭河。蒃【课件演示】黄河水系图。腿学生指图依次说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桃花峪。芈上、中游分界点:河口芇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蒄(承转)黄河象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具体都有哪些奉献呢?薂(三)探究二:观察图片,认识黄河的贡献有哪些?螇【课件演示】读黄河的奉献图肇奉献之一:“文明”──用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图片来引导学生。节奉献之二:“旅游”──用壶口瀑布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蚀奉献之三:“灌溉”──用“塞上江南”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膇奉献之四:“发电”──用水库大坝的图片来引导学生。螈(角色转换)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莃【课件演示】羃黄河的奉献: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袀水能丰富(龙羊峡、小浪底)芄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蒄旅游资源(壶口瀑布)膁(承转)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但是,历史上黄河也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一叶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