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心理障碍及矫正.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键词]儿童;心理障碍;矫正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是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早期阶段。然而过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沉重的精神压力,缺乏自主性和不能自由支配时间,使儿童成为社会中劳累的群体。但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去问儿童幸福与否、快乐与否,很少有人把他们当儿童看待。父母惟一感兴趣的是他们是否通过考试、成绩优异;多数学校和教师也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及知识的获得,甚至不惜以责备和惩罚等方式强制儿童学习,由此导致他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下面结合我的亲身体会从三个方面,谈谈儿童心理障碍及其矫正的问题。一、淡化父母的角色意识,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父母的角色意识就是指为人父母者,对自己的威信、尊严、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角色思考。德国独生子女研究的先驱内特尔在研究儿童性格和心理特点时将儿童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另一类是家庭中缺乏特定的教育因素,父母的角色意识就包含在错误的教养态度中。记得在我班竞选班干部的活动结束后,小a同学竞选学习委员落选,不久,他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激动地说:“老师,谢谢你,是你圆了我儿子的小干部梦。”这番话让我很诧异,第二天,我将小a叫到办公室调查缘由。孩子哭诉道:“老师,我在班里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就连小队长也没当过,只要看到戴两道杠三道杠的同学,妈妈准说你瞧瞧人家多有出息,你怎么就那么笨,连一道杠都戴不上,长大还想当经理挣大钱,哼!不当废物就是好事!爸爸也常唉声叹气地说,你就不能给我争点气,当上个一官半职的,你这个笨蛋,我这辈子算白养你了!正因为如此,我才偷偷买了个中队符号,进家门之前戴上,进校门前再摘下,以此应付爸妈。”后来,我与小a的父母耐心交流,沟通中我发现他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母亲下岗后在家待业,父亲则是个电器修理工,两人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小a身上。交谈中,我首先对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告诉他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都对子女有着成人、成才、成名、成家的期望,但是应把握好期望的度,要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期望,父母不要因对孩子失望而放弃期望,甚至对孩子施以心灵或身体的虐待。造成儿童“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说穿了,就是怕父母的威严,怕父母的角色。由此可见为人父母没有角色意识是不行的,但角色意识太强烈也有碍家教效果,有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碍儿童情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甚至可能导致其心理障碍。强烈的父母角色意识会使儿童体会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怀、亲近和温暖,时间久了,儿童会产生压抑、郁闷、不满、逆反的心态。只有在淡化了角色意识的父母跟前,儿童才会把父母既当父母又当朋友,才能体会到亲人的关怀和温馨,从而产生亲近、热情、开朗、诚挚、善良、向上的积极心态。二、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增强教育行为的理智性儿童的消极控制是指:在工作中,教师不自觉地被学生的某些特点行为牵着走,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其不良影响和控制。事实证明,当教师的教育行为受到儿童行为的较大影响和控制时,便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难以较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小b是我曾教过的一名全校闻名的淘气大王,他很聪明但是不用功,学,喜欢搞恶作剧。课上不时用嘴发出汽车的“嘟嘟”声,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用笔当汽车“嘟”个不停,一会儿又用课桌当方向盘左右摇摆,惹得同学们好奇地盯着他,科任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一次我路过教室,听到数学老师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

儿童心理障碍及矫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4-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