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研究我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发现了这样一篇日记:清晨,刘老师面带微笑进教室——加2分晨会表扬我们诚恳真挚——加2分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令我们学习兴趣大增——加5分课间辅导学困生某某,没发火——加2分午自习,和我们一起探讨《三国》——加2分下午自习课讲练习册发了两次火——减4分在走廊内向老师问好时,老师神情冷淡——减2分有同学不完成作业在班级发火——减2分加加减减,刘老师今天爱我们得分——5分初看这段话时,不禁为学生幽默的加减法感到好笑,然而,笑过以后,我却陷入了沉思:自古都是教师给学生品行、成绩打分,学生也只有“服从”的份,而面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尤其是不易被量化的师“爱”,在学生眼中究竟能打几分?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我这一天的工作有多么忙碌,我发火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可是在如此平凡的一天中,我的爱在学生眼里居然只能得5分!我将这个学生的日记又细细地读了几遍,总结出我是一个爱发火的教师。不但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我,我也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因此,借由我所参加的感恩课题,我应该在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只有师生之间互相沟通,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恩教师,让师恩难忘。爱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每时每刻的细节,是一颦一笑所传递的感觉。学生正是根据这种感觉来决定对教师的好恶和信任。学生给教师的评分,正是他今后要回应的分数。于是,我把这篇日记作为班会的主题内容,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联系题目谈自己的感想,我也把我的感想说出来。在交流中,学生理解了教师发火是因为学生不听课、作业不认真,是希望他们更优秀。针对走廊里我的表现,我向学生诚恳地道歉,告诉他们有时是师道尊严在作怪,我一定会转变我的教育理念、方法,多与学生沟通,多换位思考,并让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监督我。在班会中,我让学生观察教师每天都做了什么,并对教师这一天的工作做出评价。在学生的言谈中,他们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工作的辛苦,发火或者批评都是教师对学生的爱。通过本次班会,我懂得了教师要学会如何传递师爱,也让我对感恩有了新的认识,感恩不仅是一种回报,也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以小见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最近我们老师不知为什么,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有时同学们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她就大发雷霆。弄
小学生感恩教育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