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肇庆学院升本以来科研工作汇报我校是由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于2000年合并升为本科的院校。全校占地面积(两校区)1016亩,总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100人,成人函授生3774人。至2003年12月全校在册教职工1038人,专任教师606人,其中正高职称41人,副高职称21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35人。全校现有36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0个,专科专业16个,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七个学科门类,未来几年内要增加农学和史学两个学科,本科专业争取达到35个。5—7年内实现高层次办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大功能。下面具体汇报近三年的科研工作。一、规范科研管理,改善科研运行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2001年初,我校随着办学层次和科研意识的整体提高,在规范科研管理的基础上强化了科研管理机制。我校在这方面作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如:设置校级重点学科,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全院学科建设,形成以学科建设促科研,以科研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设立科研工作量,确定科研是我院教职工常规工作的一部分;设立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由科研处起草了近二十多个新的科研管理文件,经全校教职工反复讨论、研究后,于2003年6月内部出版了《肇庆学院科研管理制度汇编》,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使我校的科研管理更规范,科研运行机制更科学。二、科研队伍逐年壮大,科研成果数量、质量逐年提高,科研投入逐年提高从1998年至2003年8月底全校共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员138人,副高以上职称95人,同时,广泛与有关单位合作,派出几十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作访问研究。近年来,我校的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显著进步。具体体现为:2000年全校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216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4部,各类科研项目32项;到位资金10万。2001年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401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6部,各类科研项目42项;到位资金30余万;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2项。2002年共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98余篇,出版教材、专著21部,各类科研项目58项,其中校级以上项目20项;到位资金60余万;鉴定成果3项,获得肇庆市科学技术奖3项。2003年共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61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1部,各类科研项目64项,其中校级以上项目19项;到位资金64余万;鉴定成果5项;获得肇庆市科学技术奖3项。到目前为止被五大国际索引检索的论文共有35篇,在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市厅级30余项,获得校外的各种科研奖励约50多项,其中有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6项肇庆市科学技术奖和30余项社科优秀成果(论文奖)。我校大学生与和博士教授参与的三下乡活动连续7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加大比例,由1998年的每年4万元经费,增加到现在的
浅谈管理肇庆学院升本以来科研工作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