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技术规范85385消毒隔离技术规范一、: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制剂。主要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等。: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主要有碘伏、乙醇等。: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如苯扎溴铵等。%碱性戊二醛:主要作用于不耐热、怕腐蚀器械消毒灭菌的首选消毒剂,灭菌作用10小时。、广谱消毒剂,广泛用于医疗污染物品浸泡消毒及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使用浓度范围一般为250-1000mg/L,作用时间为30-45分钟。如非感染性疾病病人使用后的物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感染性疾病病人使用后的物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45分钟,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可用500mg/L有效氯常规擦拭地面,湿布可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备用。:包括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的各种制剂,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及增溶的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属中效消毒剂,适用于皮肤、黏膜等的消毒。:属中效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医院也可用75%的乙醇浸泡体温表。: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优点,缺点是稳定性差,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使用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对一般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用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5分钟,灭菌时浸泡30分钟,15%过氧乙酸用于熏蒸消毒,2%过氧乙酸用于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气体,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是目前最主要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干热、湿热方法,为医院消毒的首选的方法。干热灭菌适用于不怕高温但怕湿物品的灭菌,主要用于玻璃器皿、油剂和粉剂的灭菌。湿热灭菌医院广泛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法,可分为下排式和预真空式压力灭菌器。: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和衣原体均有杀灭作用,但紫外线穿透力弱,不适应物品的灭菌。适用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处理,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房间,照射时间一般大于30分钟,-。使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内。化学消毒法:分为醛类、卤素类、烷基化气体类、过氧化物类、酚类、醇类、季铵盐类、胍类、杂环类等消毒剂。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血管系统的物品,接触受损皮肤、黏膜的物品。所需消毒水平: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接触人体黏膜的物品。所需消毒水平: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仅于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所需消毒水平:低水平消毒。什么是医疗废弃物?什么是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
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