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包公审驴.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包公审驴16403包公审驴南塘小学陈静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质疑,自读释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获得阅读体验。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发现、感受、理解与体验。教学目标 、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并培养表达能力。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包公审驴。请大家齐读课题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件什么案子?生:奇案师:我也觉得这案子很奇特,书上有一句话也从侧面表达了这个意思。能找到是哪一句吗?)生:找并回答。师:就是这一句:多媒体呈现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师:这是老百姓的反映,大家的感觉,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你强调了那一个词语?为什么?生:(:从出生到现在。就是活多大岁数的人也没经历过;希罕少见程度为历史之最)2、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件极其罕见。3、奇案:奇当离奇讲,指极为离奇特别的案件。4、四面八方:范围之广、数度之快。)是的,这个案子从发生、发展、到结果处处呈现着一种与众不同,可以称之为――――。板书奇案一件二、自学释疑师:让我们首先去了解一下这件奇案案发时的与众不同吧。为什么审驴? 1、指名读1-2段,其它同学考虑一下,这奇案案发之初,与平日听说过的小偷做案相比,这个案子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没丢东西;难找失主。)一般小偷都是直接偷走财物,这个小偷却是用一头瘦驴调换了王五的好驴。2、小偷为什么这样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小偷这样做是动了一番心思的。他实际上采用了一个比较高明的计谋。为什么说他比较高明呢?(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即使失主告到官府,官员们也难以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真是机关算尽、煞费苦心啊。)师小结:好偷一点;迷惑一下失主;搞晕官府。小偷动了一番心思,用

包公审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