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45例院前急救研究.docx急性心肌梗死45例院前急救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措施,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收治的45例患者有1例在运输途中死亡,44例成功运回医院,最终抢救成功41例,在医院死亡3例,%o结论院前急救可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纠正心率失常和心肌缺氧状态,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而引发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患者常伴有心源性休克和心律失常[1]。治疗时间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2]。本文分析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近年来收治的45例采取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2013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均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80岁,平均(±)岁;发病至接诊时间为12〜65min,平均(±)min;梗死部位包括前壁梗死14例,前间壁梗死10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7例,侧壁梗死9例。,立即组织医护人员携带事先准备急救设配和急救药品赶往现场,通过电话与家属保持联系并指导其为患者服用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等药品。到到现场后,让患者平卧,行鼻导管吸氧,速度保持在4〜6L/mino建立静脉通路,滴速不超过10滴/min。检查生命体征,询问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时间。迅速行18导心电图,以准确的诊断患者病情。溶栓治疗现场急救可显著提前再灌注时间,具有很大的改善预后的价值,但是容易诱发再灌注心律失常和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为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时,应全程留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随后将150万U尿激酶加入lOOmL浓度为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行静脉滴注。溶栓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呕吐物及是否有出血症状和胸痛。为预防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院前应为患者实施早期抗心力衰竭治疗。若为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静脉滴注10〜40mg利尿剂;若利尿剂治疗无效或合并并发症,可静脉滴注B-肾上腺素激动剂等血管扩张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多巴胺,初期速度为3Pg/(kg•min),随后可逐渐加快至20ug/(kg-min),也可为患者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kg-min),后期加至30yg/(kg•min)o用药时时刻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若心率超过110次/min,需减少药量,以防出现心律失常。2结果45例患者中,有1例因心脏骤停而在运输途中死亡,44例成功运至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41例通过溶栓治疗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后得到有效救治,3例救治无效死亡,%,%o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髙的血栓闭塞性疾病[3]。在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肌会大量坏死呈凝固状态,许多患者会在起病4h内死于室内颤[4],因此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并迅速实施院前急救对保障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45例院前急救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