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阶及神明之捷径.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阶及神明之捷径——和式太极耍拳理论作者:贾澎发表于《中华武术》,修炼者都希望寻觅一条坦途、捷径。《太极拳论》讲:“由着熟渐悟懂劲,懂劲渐阶及神明”。“着熟”、“懂劲”、“神明”就像横亘在修炼者面前的“三座大山”,一座险似一座,一座难似一座。自古而今修炼者又何止千万?“着熟”者已是不易,“懂劲”者更为难能可贵,达到“神明”者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那么什么才是捷径呢?不走弯路即为捷径,而和式太极拳“耍拳”理论正是这样的“捷径”。一、“耍拳”理论体系清末武术家、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1810—1890)首创太极拳“耍拳”理论,一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在这一理论指引下,由古及今名师辈出。其在《耍拳论》所讲:“太极拳用功之为耍拳,是吾和式太极拳独特之处。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以柔克刚之理论。”充分体现和兆元心境悠远、匠心独运,同时也大为丰富了太极拳论。一个“耍”字,将孩童玩耍时轻松活泼、自然之态展现眼前:走架招势轻灵圆活,神意活泼顺遂,呼吸自然顺畅,不尚拙力,追求内意。一个简单的“耍”字,极为生动、精辟、准确、凝练。“耍拳”理论是和兆元在符合人体结构,尚天道、崇自然;顺乎中医、易理;利于心法、意念修炼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所提出的一套科学、完备的太极拳修炼方法。它可以使人们顺利从“着熟”进入“懂劲”,进而达到“神明”阶段,逐步随心所欲,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该体系包含和兆元、和庆喜、和学信、和士英等宗师在这方面的论著。二、“耍拳”公式和兆元进一步为我们阐述了“耍拳”的公式,即:以柔中求刚为目的,轻灵自然为原则,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慢中求柔:柔,松柔、纯柔,柔经络,松关节,因此初习和式太极拳必须由慢入手,明白松柔之含义。轻灵自然为何?轻,极轻。极轻则极灵,用力则僵,用气则滞。修炼和式太极拳需注重身法轻灵,要像三尺罗衣挂于无影树上,在风中荡飘飘般的轻灵自然。中正平圆:练功走架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子午线那样中正,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前后左右皆以中心线为界,不得超越。步以走圆,身以行圆,一举一动,皆以圆为宗,由浅入深,不可急于求成。三、“耍拳”要领与原则和兆元提出“耍拳”理论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和氏宗师不断丰富和完善“耍拳”理论体系,指导着我们在太极拳修炼道路上前进。1、“耍拳”需讲规矩、明“尺寸”、分层次。“耍拳”固然要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如果习拳之初就自然、随意、轻柔圆活,那么就坏了!如此就像瞎汉行夜路一样,非但无益,实则有害!因为自然、随意、轻柔圆活、刚柔相济是功成以后的表现,学拳之初必须守规矩、懂“尺寸”、分层次。和式太极拳又名“尺寸架”,尺寸即规矩,拳架对手、眼、身、法、步、三节、四梢等要求极为严格。如对于肘的要求:沉肩坠肘,合而为用,肘向外翻起上抬俗称卖肘,为病。肘关节主要活动范围是曲伸运动,肘曲则臂成圆弧形,即弓形。肘不可过曲,过曲不圆;亦不可过直,过直少夹;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肘关节曲伸自然,伸则气达手指,曲则气贯肘尖。在技击中肘要曲使,有迎面肘、穿心肘、搬拦肘、七寸肘等。肘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护肋,沉肘伏肋,肘要轻贴两肋,但不可过紧,否则会影响手臂灵活运用。行功走架拳架规矩、姿势正确,有利于提高行功效果,使气血、经络阴阳平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一段时间严格规范锻炼,从而达到

阶及神明之捷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