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
主讲:李兴荣校长、高级讲师
单位:遂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5月
专题一、理论篇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评价标准:善、恶。
如何理解: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的,规定了人们在这些关系中的行为标准和准则。
第二、它综合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把自身心理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它对人们行为的高速是通过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说服教育,而不是依靠强制力量来实现的。
第三,道德不是以违法与合法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而是以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区分社会生活的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的。
(二)、道德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
(三)、道德的职能和作用
:
认识职能
调节职能
教育职能
论证职能
:
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作
(正推动、反障碍)
②道德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性质
③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对社会生产具有能动
(四)、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的标准:善恶观念
弄清几个概念的关系
道德>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
A B C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行为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A
B
C
职业,是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劳动)。中国古代把职业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两大类。如孟子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从善恶标准看,可分为正当职业和不正当职业。正当职业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我们所说的职业道德,指正当职业道德。
二、教师职业道德:
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道德具有软、广、深、情、稳、俗等特点:·道德的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个体功能:启智功能、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