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docx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是我们国家的表征,共和精神是我们的国魂。可是,在改革开放前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似乎淡忘了共和,我们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似乎也听不到共和的声音,产生不出共和的共鸣。今天,在我们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共和的回归。“共和”有两种意义,一是指政体,即与君主制相对应的政体。凡是政府及其首脑是定期选举产生的,政府职能是法定的,压滤机滤布厂家政府权力是有限的的政体,就是共和政体;二是指强调政治平等、民主协商和公共精神的政治模式,这种政治模式的精髓是政治协商和协和,它是保证不同群体、阶层、集团平等表达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并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机制。在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人们之间岀现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利益诉求、政策主张、价值标准,这是正常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共和机制,不能在保障大家平等自由地表达诉求和主张的基础上,协商对话,形成共识。新中国成立之初,除尘滤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共和精神。1954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后,共和理念被融入人代会制度。但是,人代会制度就其起源和实际运行看,更多地是体现民主理念,特别是代议民主理念。这种间接的代议民主制度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如同任何形式的代议民主一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可能存在缺陷。例如,将民主政治局限于少数代表的事务,在某些地方,人代会事实上成为“代表”的会议,而不是代表人民的会议,我们看到会议期间有些代表发表的纯粹是个人意见,而不是选民的意见,甚至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以权谋私;当代表们在重大事项的决定上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时,可能采

和谐社会离不开“共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19-05-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