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2002-12-25【效力属性】 已修正【正文】驻外领务人员办理公证事务办法第1条 本办法依公证法(以下简称本法)第一百五十条第三项规定订定之。第2条 本办法所称驻外领务人员(以下简称领务人员),系指派驻于中华民国驻外使领馆、代表处、办事处或其他经外交部授权机构(以下简称驻外馆处),承办领务之人员。前项领务人员,应具外交领事人员资格。但经外交部核准者,不在此限。第3条 本办法所称驻在地,系指外交部划定分配之领务辖区。领务人员应于所属驻外馆处办理公证事务。但必要时,得于其他适当处所为之。第4条 领务人员因当事人或其他关系人之请求,得就其驻在地内下列事务,作成限于中华民国境内使用之公证文书: 一侨民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办理之遗嘱公证。二本法第二条所定公、私文书之认证。三在中华民国境外作成文书(以下简称外国文书)之证明或认证。前项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之文书,如系同一驻在国邻近馆处辖区内所作成者,领务人员倘无查证困难,亦得受理之。第一项规定之公证文书,当事人于持回中华民国境内使用时,得向外交部请求复验领务人员签章。第5条 驻外馆处得雇用通晓驻在地语文、法律及国情之人员,协助领务人员办理公证事务。第6条 领务人员办理公证事务,于所作成之文书上签名或盖章时,应记载其职衔及所属之驻外馆处名称。但驻在地情况特殊者,得使用其他经行政院或外交部核定之职衔或名称。第7条 请求办理之公证事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领务人员应拒绝之。但其情形得补正者,应先定期命请求人补正: 一非属驻在地之公证事务。二作成之公证文书系持往中华民国境外使用。三提出之文书或相关证明文件上之签字及钤印系属复制且未附原本或正本。四请求之内容违反中华民国法令或为无效之法律行为。五违反条约、国际惯例或驻在地法令。六请求目的或文书内容显然不法、不当或不符中华民国利益。七公证遗嘱事件,遗嘱人因病、老或其他原因不能清楚表达意见,仅凭他人提示答以是或否,或用点头摇头、手势等肢体语言表示,致难确定其真意。八提出之文书系在中华民国境内作成,且未经外交部依一定程序证明。九请求人或代理人未提出身分证明文件。一○依法律规定或事件性质,不得由代理人为之。前项第八款情形,领务人员查证无困难,且请求人愿自行负担有关查证费用时,仍得受理之。领务人员拒绝请求时,得以言词或书面为之。但请求人要求说明其理由者,应付与理由书。第一项第一款之事务,请求人如因急难事故,得以书面要求协助转送该管驻外馆处办理,领务人员得审酌文件性质决定是否转送;转送所需费用,由请求人负担。第8条 请求人或利害关系人认领务人员办理公证事务有违法或不当者,得以书面提出异议。领务人员认异议有理由时,应于三日内为适当之处置;如认异议为无理由时,应附具意见书,于三日内报请驻外馆处馆长核定;馆长应于五日内核定或转报外交部核定,并副知异议人。驻外馆处馆长或外交部认异议为有理由时,应以书面命领务人员另为适当之处置;如认为无理由时,应由领务人员附具意见书,陈请外交部转送外交部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裁定之。第9条 领务人员办理公证事务应收取费用,其收费基准,由外交部定之。第10条 驻外馆处应以书面或电磁纪录方式编制公证事务登记簿,按收件日期及先后顺序编号连续登记。前项登记簿格式及应记载事项,由外交部定之。第11条 公证文书及其相关附
驻外使领馆人员加衔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