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4例因严重失血术中死亡,6例术后死于重型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存活76例,成功率为8837。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急救、快速液体复苏、及时处理并发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创伤和损伤;休克;急诊处理;麻醉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病情复杂危重多变,病死率很高。因此,如何提高严重创伤病人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和伤残率是目前创伤医学研究的重点。笔者对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86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14~68岁,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并腹腔脏器破裂15例,心脏刀刺伤9例,腹腔多脏器破裂26例,颅脑损伤并腹腔脏器破裂或四肢多发开放性骨折28例,其他复合伤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9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刀刺伤23例。手术方式开胸、开腹探查止血术、心脏修补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血管肌腱吻合术、清创缝合术、截肢术、四肢骨折内固定术等。 12病人伤情值25~75,平均357。 86例患者均伴有严重失血性休克的表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或扪不清。就诊时有53例6163血压2000以上,其中>3000以上者22例,加上术中继续失血,失血总量>7000以上者8例。 13例在急诊科行气管插管,4例成功施行心肺复苏术。 2例在急诊科就地手术,26例直接送手术室抢救,58例由病房送手术室抢救。 13急救与麻醉处理病人入室后快速详细检查病人,立即清除口咽部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面罩供氧,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扩容,行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心电图、2、血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尿量等。合并血气胸的病人局麻下胸腔闭式引流。全组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饱胃及头面、颈部外伤的病人行清醒气管插管,其他病例以不抑制循环加重休克为原则,选用咪唑安定002~004、芬太尼1~3μ、阿曲库铵05、依托咪酯02~04静注诱导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潮气量8~10,呼吸频率12~14次。间断静注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必要时吸入05~1安氟醚加深麻醉。在抢救早期用休克指数初步估计失血量进行初期容量补充,术中根据病情随时抽血化验血常规和血凝情况,必要时查动脉血气,动态了解病人的失血、凝血功能状态及酸碱度平衡情况,再根据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综合判断调整术中补液和用药。晶体液以林格氏液为主,血源不足时先输入聚明胶肽注射液500~1500。 4700、红细胞6以上,其中22例病人输血浆600~1000,最初8内输液总量>12000有8例。 2结果手术结束时,72例8372病人血压恢复在正常范围,复苏4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50例5814;32例3721有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继续机械通气支持。本组死亡10例1163,其中术中死亡4例1例严重肝脾破裂、2例右心室破裂、1例主动脉破裂等;术后死亡6例,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重型颅脑损伤3例。本组存活率为8837。 3讨论31绿色通道手术是急救的关键绿色通道手术为急危重病人无条
小议创伤休克的急诊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