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粘细菌性烂鲤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粘细菌性烂鲤病
一、病状:病鱼鳃部腐烂,带有一些污泥。有时鳃部尖端组织腐烂,造成鳃边缘残缺不全、有时鳃部某一处或多处腐烂,不在边缘处。鳃盖骨的内衣皮充血,有时破腐蚀成一个略成圆形的透明区,俗称“开天窗”。由于鳃部组织被破坏造成病鱼呼吸困难,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病情严重的病鱼,在换清水后,仍有浮头现象。
二、病原体:柱状纤维粘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同物异名:鱼害粘球菌(uspiscioco1a)。
三、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危害金鱼、锦鲤、红鲤等水温在20℃以上即开始流行,在长江流域一带,春未至秋季为流行盛期。水温在15℃以下时,病鱼逐渐减少。此病能使当年鱼大量死亡,一龄以上大金鱼也常患病,然而红鲤、锦鲤患病较少。此病是金鱼的常见病、多发病,全国各地都有此病流行。
四、防治方法:
1、当年小金鱼适当稀养。经常投喂水蚤、摇蚊幼虫等活食料,对预防此病发生有明显作用。
2、用食盐2%浓度水溶液浸洗。水温在32℃以下,浸洗5~10分钟,有效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尤其是鳃和体表寄生虫感染。
3、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20ppm浓度浸洗。与防治皮肤发炎充血病相同。
4、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全池遍洒。与防治皮肤发点充血病相同。
,此法适用于室外大鱼池。
~,(干品)用10公斤淡的氨水(%)浸洗12小时后,大黄溶解,连药液、药渣一起全池遍洒(不论氨水的含氨量多少,一律当作100%纯氨水浓度计算)。此药适用于室外大池,特别是多年使用呋喃类,已经产生抗药性的金鱼、锦鲤养殖场,改用大黄有显著疗效。
专利查询

粘细菌性烂鲤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岑旖旎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