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脱贫攻坚心得体会.docx基层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近期,通过认真学关于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中央、省、市、县扶贫政策,结合下乡调研,我们认为,县级脱贫攻坚应抓好以下工作:1、 精准规划是扶贫攻坚的核心要求。县政府要加强扶贫规划的领导,要将中央安排涉农资金和省市县10类84项项目资金目录下发到各乡镇、各村,各乡镇、村根据国家支持的项目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县各职能部门对乡村规划项目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并对乡村规划涉及到本单位的项目做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完成项目投资的规模和概算,县统一汇总形成全县扶贫攻坚精准脱贫规划,把乡村的意愿和要求通过县级规划转化成县政府的目标和任务,县政府按照扶贫规划中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等项目目标任务,确定年度实施计划,作为年度考核目标,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压实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责任,激发部门争取资金的主动性,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行动统一、资金集中、凝聚力量,调动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的积极性,确保资金安排公开、公平、透明,确保扶贫资金效益的发挥,促进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2、 加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是“不落下一个人”的有效措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是解决建档立卡不准确,将非贫困户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等因素返贫纳入到精准扶贫范围的有效措施。其核心是在保持当年核定的贫困人口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农户巾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等方式整户识别、动态调把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等返贫的纳入进来,把已脱贫的退出去;把以前识别不准的进行调整,将扶贫对象核准核实,确保精准识别、精准管理,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落到实处。3、突出重点是扶贫攻坚的有效办法。扶贫攻坚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O把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兜底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经济发展条件基本具备,只差一点启动力或外部要素,通过扶持使其脱贫致富,并成为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维持型贫困户,发展经济内外部制约因素较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帮扶组织机制,利用产业脱贫、加入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使其尽快脱贫;萎缩型贫困户,一般为老、弱、病、残、疯、傻等年龄老化、丧失劳动力人员,发展经济先天不足,后天无法补救,通过扶持脱贫基本无望,以政策兜底脱贫。4、规范扶贫档案管理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国家考核验收扶贫工作既考结果、也考过程,因此在做好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电子信息档案和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贫困户、贫困村扶贫攻坚村级档案建设工作,规范村级和贫困户纸质档案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列岀清单,做出样子,全县推广,实现村级档案规范化、系统化、动态化。5、 异地搬迁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住房认定是否危房是易地搬迁的基础工作。目前存在危房认定标准乡村干部难以把握的情况。另外,贫困户对异地建房认识不统一,部分贫困户有为难情绪不愿搬迁,问题较多。有关乡镇要进一步摸清底子,尊重贫困户的意愿,进一步完善切实可行群众满意的异地搬迁方案。县政府要责成权威部门,对危房进行鉴定,确保异地搬迁任务的圆满完成。6、 集体经济“破零”是扶贫攻坚的重要目标。我县多数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
基层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