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商交期管理的策略方法
以往,在面临供货商很长又不可靠的交期时,通常都会直接采取较被动的方法,如准备安全库存,催货等,这都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的存在。较主动的方法是从了解交期的构成基本前置时间要件开始,只要找到问题的源头,就能有效的管理供货商的交期,在此介绍七种有效作法。
供货商的产能短期来看很固定的,需求的变动会影响供货商的工作量,也直接影响到交期。在依定单生产(Make-to-order)的型态下尤其明显,交期时间通常较长。
供货商面临的需求变动,实际是由客户下单的模式所造成。当客户(采购)更改数量,更改交货日期,或频繁的更改供货商,供货商面临的需求也跟着更动。客户(采购)的下单模式,则与其主生产排程有极大的关系,因此,采购最好将重点放在与供货商沟通上,让采购了解供货商的产能分配状况,而供货商也要能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使供货商产能的分配能配合需求的变动。
(Set-Up time)
供货商整备时间的改善可以增加生产排程的弹性,并且降低生产的时间,在JIT的生产环境下,其影响尤其显著。降低整备时间有以下的方法:
(1)购买新机器设备,或机台重新设计变更。
(2)使用电动或气动辅助设备。
(3)安装快速夹持设备
(4)透过工业工程,进行工作流程分析改善。
(5)使用标准零件与工具。
非连续性制程中,要依需求量来平衡每一个工作站的可利用产能,是非常难的事,总会有一些工作站忙不过来,而一些工作站却闲置着。那些忙不过来的工作站就会造成瓶颈Bottleneck)现象,而瓶颈会影响产出量(Throughput)的多寡,也会影响整个制造交期。
以下是有关瓶颈现象的一些重点:
(1)非瓶颈工作站的利用,并不在其产出量,而在其他工作站的限制。
(2)非瓶颈各种长并不因为每次被使用到,而会有百分之百的产出。
(3)生产线的产能,主要是由瓶颈工作站的产能所决定。
(4)非瓶颈工作站时间的节省,对交期没有任何帮助。
(5)产能(Capacity)与需求优先级(Priority),必须同时被顾及到。
对于瓶颈,可以采取下列对策:
(1)在每一瓶颈工作站前,安排一缓冲库存区(Buffer)
(2)控制材料进入瓶颈工作站的速度。
(3)缩短整备时间(Set-up),以增加瓶颈工作站的产出量
(4)调整工作量的分配。
(5)变更生产排程
运送时间与供货商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交货频率,以及运输模式有直接的关系。使用当地的供货商可大幅度降低运送的时间,如果供货商位于海外,无论海运或空运,需求一个信用良好,价格合理,效率高的货运承揽业者(Freight Forwarder)是非常的重要。如货物需要上甲板,货柜内的空间利用率也要加以详细计算。若是货品不多,也可考虑并货的方式,来节省出货成本及时间。
行政作业时间的减少,可透过良好的沟通,正确的资料,以及有效率的采购作业流程来进行。采购作业在公司内部与各公司间信息的流通占有相当多的比重。
快速的信息流通可透过不同型态的工具来完成,这包括了利用电子资料交换(EDI),条形码(Bar Code),传真,电
供货商交期管理的策略方法[DOC可编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