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昌江区2008年防护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昌江区林业局项目第一责任人:胡平华建设内容和规模:营造人工林5000亩建设期限:人工造林2008年完成,连续抚育3年。项目投资: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50万元,占50%,地方配套50万元,占50%。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经济效益8525万元,可起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可以解决210个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 、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08年江西省防护林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赣发改农经[2008]869号)精神。我们根据《江西省营造林作业设计规范(试行)》要求,以昌江区森林分类区划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深入项目区各乡、镇、场开展工作。本次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自2008年11月18日至2008年11月28日,历时10天,参加内外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共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5人。 第二章 基本情况 (含枫树山林场)位于景德镇市境内,东与婺源县接壤、南与乐平市相连、西与鄱阳县为邻、北与浮梁县交界,昌江区地理位置处于北纬29°6′—29°26′,东经117°1′—117°16′,全境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山脉属怀玉山山系,,地貌以中低丘和平原为主。境内河流属饶河水系,主要河流是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大洪山的昌江及其支流。皖赣铁路和206国道纵贯南北,铁路、公路、水路兼备。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宜林木生长。℃,℃(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965年1月13日),稳定通过10℃的全年积温5323℃。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1954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47天。主要土壤有千枚岩、花岗岩、页岩、砂岩发育面成的红壤、黄红壤和黄壤,偏酸性,山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层厚,低丘土壤层厚、土壤肥力中等。境内为分布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木本植物96科257属646种,其中乔木树种以杉、松、木荷、樟、枫香及壳斗科植物为主,灌木有杜鹃、继木、白栎等,地被物有芒其、小山竹、芭茅草等。 ,,,辖区环绕整个景德镇市区,辖有二乡、二镇、二街道,共有43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171个自然村,,,,其中林业总产值4743万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全区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昌江,奔向小康”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农业特区,工业强区,市场大区,城郊新区”的城郊型经济格局。 1、森林资源概况根据森林分类区划调查成果材料显示,,%,活立木蓄积43万立方米,%。其中: % % % % % 有林地中,,。乔木林按优势树种(组)划分,,,,,,。 2、目前林业存在的问题根据森林分类区划调查成果材料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树种单一,针叶纯林面积过大,树种比例失调。近十几年来的人工林几乎全部都是针叶纯林,这类森林生态效益和综合防护效能低,我们要大力营造阔叶林,补阔改造针叶纯林,逐步加大针阔混交林的比重。②林龄结构不合理,可利用资源较少。现有森林近、成、过熟林面积不足7%,可利用资源已面临断档。③林业产业值低。%,%,这与现代林业的地位极不相称(社会和生态效益未统计)。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目标 1、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2、《关于加强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赣林生态[2006]4号) 3、省发改委、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08年江西省防护林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赣发改农经字[2008]869号) 4、《江西省造林绿化重点工程项
昌江区2008年防护林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