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宋词楼栏意象初探.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词楼栏意象初探.docx宋词楼栏总象初探谢仁明提要:翻开词史,检索宋词名作,大量的“倚楼凭栏〃频频出现。本文从心理、生理、物理、自然现象等角度岀发,分析其出现的环境、心境等问题,从多个侧面揭示了楼栏意象给人带来的艺术感觉。关键词:宋词"倚楼凭栏〃意彖意象是人脑对事物的空间形象所作的描绘。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论家认为,意象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然而,不少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象却是形象具体的。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意象是人对过去感受和知觉方面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再现,正如徳国哲学家康徳所说,意象是〃想像力重新建造出来的感性形象*®翻翻宋词,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意象一一楼栏意彖:有凭栏,有倚栏,有凭楼曲栏,有扌|'|栏杆......,独柳永一人就有"池上凭栏无侣〃(《廿草子》),"烟波满冃凭栏久〃(《曲玉管》),"无言谁会凭栏意"(《凤楼梧》),“凭栏悄悄〃(《玉蝴蝶》),"渐晓雕栏独倚〃(《佳人醉》),“倚栏干处,正恁凝愁〃(《八声廿洲》)......,可见宋词作者运用栏杆意象之频繁。意象是诗人词家审美意识的外化形式,从他们所爱使用的意象中可以窥见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如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杜甫诗屮的老骥苍鹰,都能显示作品内容及作者的品格。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双璧中的宋词,许多词家爱用意象来表情达意也就毫不奇怪了。词人凭楼倚栏意象皆有其适当语境的设置,这儿的语境有自然环境和作者心境之分。先说说自然环境。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雾雨雷屯,花草树木,皆可入词,在词人笔下异乎寻常,超脱了自然本身。如词屮描写黄昏时节烟雾迷蒙之时的凭栏情节:李之仪《好事近》"倚栏人醉欲黄昏〃,秦少游《满庭芳》中"凭栏久,疏烟淡月〃......此境中楼栏意象依靠自然现象衬托了词人的心态,把自然界的悲凉、冷峻或郁闷、低沉和作者内心哀怒、愁苦、烦乱有机结合,凝于栏杆。“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吴衡明《莲子居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词人描写楼栏意象时借助了自然景观来寄托悄感,使得情景交融,情溶于景,景托出情,产生出丰厚的意象一一楼栏情节。宋朝,随着词的表现领域和创造题材不断扩大,词己经不是宫廷教坊的专利,歌馆、酒楼、妓院、庭舍、码头、羁所,都可以是演唱的场所,而这些地方,大都有楼栏,生活的实际表明,凡登高望远,尤其是倚楼凭栏,最易勾起情绪。宋人王闢之记当时人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呼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抒写胸中激情或不平。*②同时,登楼凭栏似乎成为当时文人的一种时尚,正如辛弃疾《摸鱼儿》一词所写“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找“愁〃的最佳感觉,楼栏Z所,再好不过了。再说说心境。楼栏之所,或临水,或悬高,可心旷神怡,而更多的却是易牛惆怅和烦恼。一些经历坎坷、饱经世事沧桑的词人就在他们的作品中告诫人们莫上楼、莫凭栏,因为楼上易生愁情,凭栏愁更愁。欧阳修在词中发出警告"楼高莫近危栏倚〃(《踏莎行》),苏东坡〃悔上层楼〃(《沁园春》)。然而,词人并不因此不去倚楼凭栏,柳永“厌厌无寐,渐晓雕栏独倚〃(《佳人醉》),长夜不眠;晏殊“曲栏杆影入绿波......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纱•又》)酒后倚栏独凭。这些个性行为反映了词人心虑神丧,彻夜不能寐,借酒消愁愁却更愁!苦苦徘徊之余,见一栏杆,倚在侧边,希望身心有所依靠。无奈楼栏只是楼栏,无生命的建筑物,并不能吸苦纳愁,掩盖不了的词人内心的郁

宋词楼栏意象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5-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