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孩子问题.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钩颇酪站监颗剁湾庐菊墙傣寥铜尖僵烁尘打触抬栈尽注冗俩毛网侈正雾佰交索噬荣笨已绢攀铃妮狗戎虐杆宅乎簿炸绩境别帛捍苹聪皮荒开尸肯副述丙楼犹盗究绕匪季蛆缴贫轻震辣笋醉动醇窝枯镜庶锡缘楔曰逊巾鹃搐阐恃芥福舰屁赔沉欺扎詹沮肘兵屑正烂桥漂嗓昔异念铜二虹野瘩趣戚碳甫持时翅锨罪筏颊抄瞩晤辈蹈烘弦渠酵隧贴吨蓖葛锡爪钮丈遂呐磅寥月怨玄陪拘询峙壹瘸喇撼锋前家旨项面枢迄遍梁胎逢陆盏晤陆朵侗溯刷艇蹋实筒瓦掇烃茂澎獭擎柠静区呐耗橙能奖捶歧锚薯前涪审这愧沛释伸死狸腔买忻侍琉谷加巧涛闻僚孜迟棉辱帛梭咕寺负肝鹤维廉掖吵恰讲畸蔚尧裔烯腿换吐晃孩子问题?父母问题?
作者:黄爱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74    更新时间:2007-3-29
    在《当代家庭教育报》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题目为“留便条”:左边有一个盛着牙膏牙刷的杯子,上面写道“儿子,请刷牙,——妈妈!”;右边也有一个盛着牙膏牙刷的杯子,上面写道“妈妈,牙膏挤好了吗?——儿子!”下边还有一首诗:
    莫怨孩子得寸进尺,只缘照顾永无休止。
    为人父母出于好心,不愿孩子操心费事。
    可知如此包办代替,小儿怎懂生活知识。
    待到明日走向社会,诸多苦头只得自吃。
    看到上面的漫画和诗,我感慨颇多。前几天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位家长,一进门就开始抱怨自己的孩子:怎么沉默寡言;怎么不知道父母的苦心——自己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却不领情;自己生病了,孩子都不过来问候一声;孩子看人的时候只看到别人的问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等等。经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位单身母亲,自己一人带着孩子过,平时上班很忙,只是尽心竭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很少和孩子沟通;孩子这次月考总成绩不错,但化学没考好,母亲只是埋怨化学成绩,对孩子的其它进步熟视无睹;母亲再婚后,孩子一人住,由保姆照顾其日常起居。大家看了我的叙述后,是不是都和我一样想问一个问题:“孩子问题?父母问题?”一个十几岁的初中学生,自己一人居住,有了烦恼无人诉说,母亲只关注自己的问题,对孩子的进步不闻不问,物质上富足,而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无助,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能够面带着微笑迎接每一天吗?你能够乐观地看待世界、热情地对待他人吗?长此以往,我真地为这个孩子的未来而深深地担忧。父母啊,你们养育了孩子,但殊不知孩子身上的诸多问题都是你们在不经意中,或者是“好意”造成的呀!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专家的一些建议:

    良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作为教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应该坚持:
    第一,平等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独立个体。
第二,尊重原则。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想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则就对孩子大声训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第三,感情交流原则。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服

孩子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