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
我不懂眼泪的意义,但是至少我觉得有时哭出来的感觉会更好。
对,我什么都不懂。所以我有时候很鄙视那些哭了需要人安慰的女生。
虽然我有时候也哭,大概是小时候很少人在我哭时安慰我的原因,我觉得那样的女生很没用,太脆弱了。其实我又何尝不是?
我知道哭时有人安慰的确是能令人开心一点的。
但是我很少安慰别人,因为我不会说那些婉转的话语。
哭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每次我总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平复。
其实哭泣大多数只是由一种类似神经冲动引发的,就是开始的时候还好好的,然后视野突然模糊,然后整个世界变得朦胧,你开始看不清你身边所有人的模样,不管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不管你喜欢的你讨厌的,统统像是一瞬间从你身边抽离只剩一个幻影。
偏偏眼泪模糊了双眼,听觉却突然灵敏。
那些你不愿听的,不想听的全都简单粗暴地冲入你的耳朵,肆意地在你的脑海里徜徉。
很多东西明明不是那样的,为什么自己要觉得不爽快?
失望就是外界和内在期望不符而产生的一种低落情绪。
是,失望吗?也许吧
我自然知道,努力不一定就会得到好成绩,我也知道,我的基础比那些大神相比弱爆了。
我只是想不到,有人居然还可以把晚修讨论问题当作秀勤奋秀优越感。
对,我自然不是那种什么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听就会的人,我很蠢,好很笨,又呆,虽然有时候会自以为是(比如高一上学期),有些题目要问个三四遍才懂。我更不是那种老师一提问题立刻就能回答出来的学生。
只是,老师的指责太突然,我也不清楚老师具体讲的是我的哪个行为,我不知道所谓的“问问题讲那么大声”到底是指老师给全班讲题时我的提问还是我到讲台上问老师问题。
如果是指我私自问题时讲话太大声,我只能说我是无意的,绝非“有意”,我的习惯如此,这的确是我的错。
但如果是说老师给全班讲题时,我并没有错,学生难道没有具有课堂上提问的权利吗?有什么不懂就要大声讲出来。老师才会听见。不是老师一贯教我们的么?
“一直讲晚修不要讲话,不要讨论问题。”但是是谁说可以问老师的?怎么,这算什么?
“你们是不是没骨气啊,讲了不要讨论问题总不听?”
浅谈我对这种观点的看法吧。我以为,真正最后达到目的总是那些厚脸皮的无视一切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少。对于问题,我只想把它给解决掉。(原谅我是个强迫症)在现在这个社会,越接近社会,尊严越不需要,当然不是说不要脸,只是自尊心要来也没用,有些东西你改变不了,用自尊心不过是庸人自扰,徒添烦恼。你如果想让自己好受点无非就是无视它。
相信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深有体会这点,因为自尊在你还不重要时是完全没有用的,相反的,你太重视自尊,别人会以为你玩不起。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一边让你温暖,一边让你觉得恶心。
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除非你是那种很出名的又真的特别有才华的人,刚进社会时大部分都觉得这个社会很不公平,一切都和书上讲的不一
庭院深深深几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