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
第 10 章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素质分析化学教师具备的基本素质,理解教师成长
的过程及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理解并掌握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化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内容,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
成长
教学难点: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内容,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主要内容:
10-1 化学教师的素质分析
10-2 反思型教师的实践特征
10-3 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比较
10-4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0-5 专家讲座(光盘)
---傅道春<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
10-1 化学教师的素质分析
教师素质的构成分析
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
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教师职业的倾向性:职业动机、理想、观念
教师职业的必备知识: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学论知识、教学
实践知识
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职业能力、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
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1
一、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陈述性知识
无机化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有机化学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知识
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发展史知识
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原理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策略性知识
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化学研究的专门性方法
二、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的能力
设计和改进化学实验的能力
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
教师素质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1、教师的职业倾向性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动机对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动机不仅要影响到教师入职初期的工作
努力程度和工作积极性,而且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长期作用。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指推动并指引教师教育行为
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教师关于教育工作对自身发展的价值判断。教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精神、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和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自我预期对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师自我预期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教学
成就的预测性认知,即教师的功效感。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教师对学生的预
期、态度、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实现的。
2、教师知识结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专业知识
影响学生的知识层次与结构
影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合理性
影响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信心
学科教学论知识
可以大大提高特定知识教学的功效
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影响教师对概念或特定知识内容的表达方式
教育实践知识
3、教师能力结构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一般能力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2
思维能力(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想象能力
特殊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第10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