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9)15、黄河大合唱.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5、黄河大合唱总第61--62课时共享备课(设计者:刘英姣)审验签字:(同意使用)教材分析: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光未然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同年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本文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课文既写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又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词句鲜活生动,气势恢弘,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描写演唱部分,先描写合唱队员“目光闪闪”、“神情严峻”,乐队“奇特”,再描写演唱情景,中间穿插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写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时,那轻而急促的脚步声让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对战士战斗准备和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刚毅与沉着。。,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以及《黄河大合唱》的CD。教法学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破题设疑(10’):。《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黄河大合唱》的CD,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4、齐读课题,自主设疑。梳理:围绕课题,文章写了哪些内容?二、整体感知(20’)1、同学们,要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2、检查自学情况读准字音(指名读)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1)读准生词:目光炯炯鼓槌闸门田埂(2)理解词语: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炯炯:形容目光明亮。澎湃

(29)15、黄河大合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