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被试内设计.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被试内设计
在独立组设计中混淆主要来自被试变量:随机组设计中混淆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我们就无从得知混淆来自哪里;配对组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被试变量混淆得机率,但由于配对组设计本身的缺点,所以使用较少。
只有在被试内设计中才没有被试变量混淆的可能。这是因为每一名被试都经过了所有的实验条件,所以不会有实验效果归因的问题。
1
两种被试内设计:
plete within-subject design):一名被试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因此其所有的被试变量效应都可以全部抵消掉。
不完全被试内设计(plete within-subject design):即每一位被试接受每一种实验条件,但在每一名被试的数据上,都混有实验条件和其他变量的作用,只有把每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所有被试的数据总和起来才可能去掉这些混淆。
2
第一节完全被试内设计
一、范例
实验:班上的学生作为被试,教师是实验者。实验作业是要求被试估计每段时间的长短。
这里时距是一个自变量,有四种水平:5秒,8秒,14秒和23秒。
另一个自变量是被试预测时距长短的方法:一种方法是画一条横线来显示他所认为的时间长短,短的线代表短时距,长线代表长时距;另一种表示方法是让被试画圆,面积小的圆代表短时距,面积大的圆代表长时距。
开始收集数据之前,先让被试看最长时距的线和最短时距的线。反应测量为所画线段的长度和圆的直径。
3
这种作业是一种跨通道的交错配对作业,其标准形式是呈现一种适合某种感觉通道的刺激,并要求被试选择或制作另一种感觉通道的标准来衡量。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用不同的重量来衡量声音的大小。虽然时间并没有特定的感觉通道,但其逻辑体现了感觉通道交错配对的思想。
4
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有四种时距和两种表示方法,因此共有八种不同的实验条件。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对每一个被试施予这八种情况才能抵消其他可能的变量混淆?
5
我们这样来安排:每一种时距在每一种反应形式中都对每一个被试呈现4次。先将时距5秒且用横线表示的情况呈现4次,然后8秒用横线表示的情况呈现4次,14秒横线4次,23秒横线4次。这样完成之后,我们再按照这种方法改变成圆圈度量方式进行。这样好不好?
6
我们认为这样的实验程序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被试在画圆圈时已经不同于画横线时了。同时各种时距完全按照顺序出现,而且每一种时距全部呈现过才换另一种也会产生问题。因为如果被试的表现随着尝试次数增加而改变的话,那么各种情况所受到的影响将不一样,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次尝试的出现次序。
7
渐进误差
被试对某种作业的经验越来越多而引起的行为的改变,我们称为“练习效果”(practice effect)。这种效果对被试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而这些影响都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偏差,这种由于练习效果而逐渐造成的实验误差,我们称为“渐进误差”(progressive error)。我们就是要寻找一种能够抵消这种渐进误差的方法。
8
下表是我们的安排。八种情况每一种都呈现四次,共32次尝试。呈现四次并没有特殊的理由,唯一的要求是每种情况必须呈现两次以上。如果研究者对个别被试的资料感兴趣,4次尝试可能足以产生稳定的数据。
9
表:由完全被试内设计所安排的呈现顺序。在此被试的作业是判断四种时距的长短。并用画横线(L)或圆圈(C)来表示。
10

被试内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