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高校校训”何以会惊人的雷同-法律“城市精神”“高校校训”何以会惊人的雷同 关玉生记得2012年,北京等13个城市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结果是,这13个城市推出的“城市精神”惊人的雷同,多集中在以下14个汉字上,即“开放包容创新诚信和谐务实奉献。”对此,有文章批评说,竞相提出的“城市精神”存在太多的雷同,太多的叠床架屋,其形式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不仅无助于城市建设,而且还造成了城市的“精神”紊乱(《文摘报》)。无独有偶,最近我又从报刊上读到一篇谈中国内地高校校训的文章,文章说,有人统计,中国内地900余所院校的校训只有605个汉字。在这605个汉字中,有125个重复10次以上,有13个重复出现100次以上。如果用校训中的十大高频字组合,那么,中国大学最通用的校训就是:“博学厚德笃行求实创新。”(《文摘报》)“城市精神”雷同,“高校校训”雷同,倘你注意观察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会发现太多太多的这种“雷同”。是我们中国的汉字贫乏吗?显然不是。中国汉字的丰富多彩世界有名;是我们缺乏总结、归纳的人才吗?也不是。中国这方面的人才有的是;要不就是无论城市也好,还是高校也好,原本就只有“同一性”,没有“特殊性”,这种说法也不对。就拿北京和杭州这两个城市来说,北京历史上的城市气质是什么?是金戈铁马,是朔风凛冽,是同时还有一股崇高、悲壮和气吞山河的英雄气。而杭州的城市气质无论如何你也不可能和金戈铁马,和朔风凛冽,和气吞山河联系起来。杭州是一座具有富贵血统的城市,是操着吴侬软语的才子佳人的天下。所谓“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是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不同的气质,一个高校也有一个高校不同的特色。同是历史名校,北大的校训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蒋介石给黄埔军校题写的校训则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特色鲜明得很。中国有闪耀着个性光辉的校训,外国的高校则更多。哈佛的校训是什么?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是“愿学术自由之风
“城市精神”“高校校训”何以会惊人的雷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