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美的意境,让课堂有声有色——《美丽的小兴安岭》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者:田娟单位: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更新时间:2015-11-2320:18浏览量:214《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田娟电话**********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邮件1252406196@单位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物产丰富”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这几段的结构、写法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适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自定段落,自选学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多数学生对原始大森林了解较少,缺乏森林的概念,教学中可以展示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播放小兴安岭的相关视频,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直观感受小兴安岭的美。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读完后能在小组内交流感受。教学本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造句的准确,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三、,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我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风光图片、小兴安岭冬天的视频、优美舒缓的配乐《秋日私语》、《春野》、《清晨》。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风光图片用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造句的准确,感受小兴安岭的美这个环节。预期效果是:出示小兴安岭的森林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欣赏后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树的多。出示雾中的小兴安岭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雾的大,体会“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的精妙。出示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和药材图片,使学生感受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小兴安岭冬天的视频用于:学习第五自然段这个环节。预期效果是:引导学生欣赏飞舞的雪花、厚厚的积雪、可爱的
营造美的意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