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兔蝇蛆病.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兔蝇蛆病
蝇蛆病是由双翅目昆虫的幼虫侵入兔的组织或腔道内而引起的疾病。能引起兔蝇蛆病的种类很多,有丽蝇属、污蝇属、胃蝇屑、螺旋蝇属及肉蝇属的多种蝇。不同种属的蝇的幼虫在兔体的寄生部位略有不同,通常寄生在彝、口、肛门;胃、肠道、生殖道和伤口及皮下组织内。本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常发于夏季。
:
蝇蛆多侵入免的口、鼻、肛门、生殖孔和伤口及皮下组织,皮肤表面的寄生部位多在肩胛部、腋下、腹股沟、面部、颈和臀部。
一般情况下,感染初期兔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幼虫孵出后向深部移行,兔表现不安或尖叫,幼虫侵入的局部红肿,有痛感,触诊敏感有炎性分泌物。随着幼虫的生长,侵入腔道的可造成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侵入皮下组织可形成中央有小洞或瘘管的肿胀,肿胀直径约为10~20毫米,继发细菌感染后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恶臭红棕色脓汁,用手挤压局部有时可见蝇蛆。由于幼虫在宿主组织和腔道内生长,以寄生的组织为营养,并有向深部组织内钻行的特点,同时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还代谢产生多种毒素。因此,随病情发展,兔迅速消瘦极易死亡。特别是幼兔死亡率更高。
:
发现兔体存蝇蛆寄生,立即隔离治疗。如果寄生在体表部位,首先将肿胀的结节用手术刀片切一小创口,用眼科镊子把蝇蛆取出来,也可向患部洞口滴入1~2滴氯仿或乙醚,促使蝇蛆离开洞穴,亦可用手指挤捏患部,挤出虫体,%的高锰酸钾冲洗,并涂消炎粉。如有化脓,可向洞内注射双氧水冲洗。除净坏死组织,局部注射1~2万单位青霉素,经1~2次治疗,伤口逐渐愈合。如果蝇蛆寄生深部组织或胃肠道内,可皮下注射依维菌素,、对体温升高、出现全身症状的病例,除局部杀虫外,还要进行全身治疗,直至全身症状消失。
预防要以灭蝇、消除蝇孳生的环境条件。可在夏季喷洒敌百虫、除虫菊酯等杀虫剂。兔舍加装纱网,防止蝇类对兔的侵袭。
专利查询

兔蝇蛆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紫岑旖旎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