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起点关注生成满足需求——有效数学教学的几种策略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呢?下面笔者就来谈几点做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把握起点,活用教材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可见教师必须立足于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意识。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高度入手,根据课标及教材的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寻找学生生活情景的切入点;并对教材中的具体情节作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来教学。从而拓宽和活化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因为在学习这节内容以前,学生对百分数的读写生活中常有接触并不陌生,所以教材的编排明显滞后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我先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百分数的例子,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汇报收集到的百分数信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1:我从衣服的商标上看到绦纶占15%。生2:我从农夫果园上看到果汁占30%。生3:%。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百分数的读法的?生1:爸爸告诉我的。生2:书上自学知道的。生3:电视上听来的。师:是啊,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在课堂上老师教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那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百分数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1:绦纶占衣服的15%。生2:果汁占饮料的30%正是由于找准教学的起点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单一的例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从而让学生在数学活动时感受到一种乐趣,激励他们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更进一步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关注生成,拓展资源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要为课堂生成营造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同时还要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发展方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如在二年级教学:“某班同学去公园游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租了6条船,这个班共有多少人参加游船?”时。生1:6×4=24(人);生2:4×6=24(人)。这时老师说,你们都回答得都很对,要求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就是求6个4是多少。这时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你说的不全对,也有可能只有22人?”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未曾想过的情况时,如果老师不能理智地对待此“生成”:“乱说,这怎么可能呢?”那么学生的这种“生成”就会被扼杀,我们就看不到课堂上精彩的一面。这时老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的生成,让学生的个性化资源成为全班的共享性资源,引导学生讲出想法后,
把握起点把握需求把握生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