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之风,扬中华美德
六二中队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们知道和明了什么是清正廉洁,懂得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地与古今中外无数美好的心灵接触和碰撞,达到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精神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 队仪式。
1、 全体起立。
2、 出队旗。
3、 唱队歌。
4、 中队长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始。
二、 回顾历史
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大国。
乙: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
甲: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的民族。
乙:廉洁自律,立身之本。反腐倡廉,众志成城。
甲:廉洁是一种美德,受人爱戴,当我们翻开历史书,解读那些清官谦史时,那不畏强权的凛然正气、刚正不阿的威武性格,无不深深的震撼着我们。
乙:下面请看几个古人廉正的小故事。
1、 故事小品《拜寿》,
(1) 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属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晚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甲:于谦清廉不贿赂,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
乙:什么呀,于谦最后不是收了“黎民”的礼物了吗?
甲:于谦是收了“黎民”的礼物,但是他收的是“万年青”啊,“万年青”的寓意是做官永远清廉。(2)齐诵于谦的《石灰吟》。
2、 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甲:其实在我们课文中也有像于谦这样廉洁自律的故事。
乙:对呀,下面请看课本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3、 互赠名言书签。
甲:勤正为民、廉洁清正的高尚品德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乙:请大家把收集的廉洁的名言交流交流吧。(先交流,然后把制成的书签赠送给同学。)
三、 把握今天
甲:请看大屏幕。
1、 多媒体播放
故事一《廉洁自律-----人民的勤务员》
故事二《贪的无厌-----腐败的下场》
乙:看了《故事一》《故事二》中的两个主角谁做的对,为什么?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 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3) 再次联系实际,导之以行,做个廉洁自律的人。
甲:看了故事以后,你以后在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呢?
2、 小记者采访。
李寒:(扮演小记者)
同学们,大家好,听说你们六二班同学在召开中队会,我来采访一下。
采访生一:听说你们班最近有好多好人好事,你知道都是什么吗?
生一:我们班的好事可多了,如主动捡起地上的废纸,为灾区捐款,为差生补课等等。
小记者:听说汶川大地震你们班捐了好多款,
乙:从这次活动中你们学习到了什么?
(1) 学生再次讨论。
(2) 发表自己的意见。
乙: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为我们灾区的朋友们献出我们的一份爱心吧。
下面让我们一起唱《爱的奉献》,并进行捐款。
3、 集体诵《八荣八耻》。
甲:你的爱,我的爱,就能汇成爱的海洋。
乙:从小养成博爱之心,才能拥有最高尚的品格。
甲:同学们还记得胡锦涛爷爷提出的八荣
廉洁之风主题队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