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有了良种以后,还要通过科学的育苗方法,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壮苗标准,一般应为顶芽饱满,主干粗壮,根系发达,苗高与径粗的比例均衡,并无病虫害感染和机械损伤。培育壮苗的过程: 一、选好圃地 圃地尽可能选择地势比较平坦,灌溉方便,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壤土和轻粘壤土作圃地。容易积水或土壤干燥瘠薄,排水不良,地下害虫比较严重的土地,酸性或碱性过重的土壤,都不宜选作苗圃地。 山地育苗、林间育苗,既不占用农地,苗木又能随起随栽,造林成活率高,可因地制宜的选择。比较耐阴的树种,如棕榈、光皮桦等可在稀疏的毛竹林内育苗。 长期培育一种苗木的圃地,容易引起土壤贫瘠和招致病虫害,最好实行针叶树和阔叶树,苗木和农作物或绿肥轮作。长期种植棉花、烟草、马铃薯、瓜类、蔬菜等作物的土地,不宜培育松、杉苗,以免感染立枯病。 二、整地施肥 老苗圃地冬季起苗后,立即深翻土壤,春天解冻后耙平,再浅翻一次,整细耙平。春季起苗后的圃地可边起边翻,最好经过三耕三耙。 新圃地可以就地取材,一层灌木、杂草,一层表土,间隔成层的堆烧,烧透为止,然后耙平,这样,既使土壤疏松肥沃,又有效地消灭了病虫害,是新开圃地或是山地育苗的好办法。 播种苗根系深度一般在20~25厘米,因此圃地要深翻20~25厘米以上;移植苗根系深度一般在27~30厘米,整地要更深些。 施足基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一环,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栏肥,堆肥1500~2500千克,或饼肥50~80千克。 为减少或预防苗圃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结合施基肥施用3%敌百虫粉来消灭害虫,每亩用1~。播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灭菌,一般每亩硫酸晋铁(黑矾、皂矾)10~15千克,粉碎后撒于圃地,搂入土中;也可用1%~3%硫酸亚铁溶液浇洒苗床面;还可根据土壤湿度用0. 1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每亩用原液1~2千克。喷药液后最好用草帘或塑料薄膜覆盖1~2天,以防药效挥发,揭去覆盖物后5~7天播种。 苗木繁殖有两种基本方法:用种子繁殖的称有性繁殖,也叫播种育苗,育出的苗木叫实生苗;用树木的根、枝、萌条等营养器官繁殖的称无性繁殖,所育的苗木叫扦插苗、分根苗等。 四、播种育苗 在整地做好苗床的圃地里,于雨水至春分(2~3月),用宽幅条播,播幅9~12厘米,条距12~15厘米。先将播幅内的土壤加以镇压,然后将小粒种子拌细沙或泥灰均匀撒种,用种量依树种不同而不同(见附表和每个树种的农时),用焦泥灰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再覆草。大粒种子可采取点播。种子不耐贮藏,易发芽的种子或发芽期短的种子,采种后应随即播种,如杨树、柳树、榆树和七叶树等种子。 播种后一般经15~20天发牙出土,幼苗有清香味,幼苗大部分出齐后要及时揭草,揭草后要注意防止鸟害。晴天早晨或傍晚喷水一次,随即薄薄地培细土一层,以保护苗根。立夏至芒种(5~6月上旬),结合施追肥,再培土一二次。谷雨至芒种(4月下旬至6月下旬),每隔一星期左右施一次追肥,促进主根扎深,增强抗旱能力。 5月中下旬,趁阴雨天结合间苗进行移苗补缺。结合培土再施一二次追肥,适施磷、钾肥,以加速苗木健壮生长。一般松杉苗当年苗高达50厘米,,每亩可产苗2~3万株。 五、无性繁殖育苗 以往水杉、池杉、杨树等多用扦插育苗,近年来,用杉木优良无性系扦插育苗,可获得更大的
苗木培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