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学时)绪论教学内容动机和需要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Schunk,199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需要有层次之分。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一定的目标时,就成为动机。可见动机的强大推动力,所以思考关注心理素质,来选这门课的动机就非常重要。同学们的选择究竟满足内心的什么需要呢?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动力多一些科学的了解,激发更多、更有效的学习行为,从而为完成课程目标服务。心理素质和特征素质在心理学界被解释为个体生而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而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一样,更多地是指心理品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性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指个体知、情、意和个性等内部心理特征。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特征包括:良好的认知能力、客观的自我评价、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特征等。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通过脑激励法,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自我觉察主动寻找资源积极锻炼和体验第一章:探索自我二、教学内容1、融冰运动2、自我探索介绍自我概念的定义,列举自我概念的三个层次:现实我(真正的我)、理想我(希望中的我)、客观我(别人眼中的我)。三者交互运作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才是健康的我。第二章:探访情绪二、教学内容1、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是人类共有的复杂的心理历程,它常伴有生理活动的唤起和相应的表情、行为,是人对客观事物或现实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情绪是情感的基础,也是情感的具体体现,情绪的变化又受情感的制约,同一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符合情绪。罗素根据愉快度和强度两个维度提出情绪的环形模式。进行情绪接力活动,通过表演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情绪。外界的事物,月亮的阴晴圆缺会引起我们相应的情绪反应,但是真正的情绪来源,不是外界,而是我们对发生事情的认识。介绍理性情绪理论。通过典型负面情绪(愤怒)分析,解释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情绪本身并无好坏,它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一种心理生理活动。但因为某些情绪超出了正常范围,故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的发生和发展。2、情绪调节情绪处理的钟摆效应,ABC理性情绪疗法。3、情绪智力情绪调节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能力,就是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迈尔(Mayer,1997)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方面: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调解情绪促进情绪与智力的发展。针对提升情绪智力的方法进行讨论分享。第三章:探讨学习二、教学内容1、大学学习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科内容层次高且存在争议性;方法上重自学,独立性、自觉性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及校外学习相结合;学习的信息化程度增强。2、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推动
心理课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