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道网校考研日语教研组编译一基础知识题目有一件事情特别能反映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实例。有一个外国女学生为了考察日本农村社会人际关系、行为和习惯,与长野县的市民共同生活,进行调查。那家房东非常热心,给予了很多照顾。我负责教她日语。有一天,她说了一件事情:“前天,和房东吵架了。从那以后房东再也没理我。究竟是为什么呀?”详细询问了一下事情经过,原来前天她借房东的取暖炉因为某种状况,点不着火了,给房东拿回去,递给房东时,说取暖炉“壊れました”,房东就变得特别不高兴。我问她当时具体说了什么话,她说是:“先前借的取暖炉「壊れてしまいました」”。我又问了房东的为人和平时的说话行事作风。她觉得房东很热心,算是那种比较喜欢照顾别人的人。于是,又问她那个取暖炉损坏的原因。这样一问,学生就说:“原因不清楚,那天早上想点火,但怎么也点不着,所以告诉她取暖炉「壊れました」”。然后,我决定问问她本人关于「壊れました(坏了)」和「壊しました(弄坏了)」的不同用法,再和她谈这件事情。「壊れました(坏了)」和「壊しました(弄坏了)」从文法上讲,仅仅是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区别。但是,在这里产生的交际上的问题是,到底选用哪一个词,在物与人的关系中,会向对方明确地表明一种态度。她当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确实,对于“坏掉了”一事,「壊しました(弄坏了)」大概只限于自己负有某种责任时使用吧。另一方面,「壊れました(坏了)」则是客观表示那件物品自然损坏的状态。因此,物品实际损坏了,而且,如果当事人对此没有感到要负有责任时,用「壊れました(坏了)」一词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在这种两种意思中,如果是掌握了地道日语的人,即便是在既不知道物品损坏的原因、也不清楚自己有无责任的情况下,恐怕也会选择「壊しました(弄坏了)」一词。因为,哪个取暖炉属于对方,在借贷关系中,应首先表明自己感觉到对损坏一事负有责任。不客气地说,就算因物品本身有问题,在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一般也要选择「壊しました(弄坏了)」这种表现形式,以说明自己负有责任。二阅读理解(A)(一)对读者来说,书稿是用手书写而成还是用电脑打字完成无关紧要,因为,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要变成印刷体文字,被印刷装潢。我不太清楚现在人们一般用什么方式写文章。但至少,我除了些小便条外,几乎都用电脑写文章,不,说“写”文章还不太准确,是“打”文字。最近20年,我早已不再用手写文章了,当然那是因为比起用手写文章,用电脑完成稿件要简单快捷得多。而且,因为文章完成后的工作程序很多也都电子化了(就是,邮件发送稿件),所以这方面的操作也简单得多了。但是,虽说简单快捷,当然也有随意频繁使用电脑的弊病,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或忘记汉字写法,或文章便得单调平淡,乏味不堪等。但是,因为弊病太多,那么能否回过头来重新用手书写、舍掉现在的方便快捷呢?当然不能这样。世界的大势还是,方便快捷要优于一切。还有一点,我发现一种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弊病。那就是过去用手书写可以享受书法这门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但现在却还让人忘记了那些乐趣。本来,刚开始我只是(用电脑)写写商业工作方面的文章,修改一下,再写写,操作十分方便,就是这种懒人思想夺走了我的快乐。然后,不知不觉,连个人书信也要依赖电脑了。最近,因电子邮件技术的发达,文章无需要打印直接发给对方已成为寻常之事。也难怪有人因此而担心大家会忘记铅字。但是认真思考一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