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类谚语汗水浇,官气消。一俊遮百丑。——亦作一好遮千丑。赃官告示多。赃官招奴才。瘸腿偏的拄拐的,赃官爱的送礼的。官不廉,民不顺,;狼来牛羊逃。官贪民受苦。赃官灾害双胞胎。没有不上钩的鱼。包子堵住了嘴,拉条子缠住了腿。仓大了多鼠,国大了多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篱笆破,狗进来。薄处先透,细处先断。绳绳细处断。一针不补,十针难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一人作恶,万人遭殃。穷富看过年,善恶看盖棺。官清衙役瘦,神灵庙主肥。没有香火请不来真神:穷帮穷,富帮富,官向官,民向民官向官,民向民,和尚向着出家人; ——后句亦作关老爷向蒲洲人宰相家人七品官;阎王爷好见;小鬼难缠;肚里没油水,开个现场会:虚报了戴朵花,实说了往下拉只管老爷坐轿,哪管抬轿的尿尿。省中华,县牡丹,一般干部抽雪莲。当官娃子不读书,自有就业好门路。。上台齐拍手。下台落水狗。皇上嫖风龙戏凤,百姓串门作风不正。飞蛾扑火烧了自个。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注解: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惟独在于得到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唐]吴兢《贞观政要》唐太宗语注解: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一士之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语注解:一千张羊皮,不如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庸人,不如一个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为左右有许多实话实说的直臣而兴国安邦,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吭声而亡国杀身。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汉]《淮南子·兵略训》注解:做事为群众谋利益,大家就会跟着他帮助他;做事为个人捞好处,大家就会离开他抛弃他。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元]张养浩《风宪忠告》注解:官僚士大夫有天下为公之心,然后才能推举天下之贤。公生明,廉生威。[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注解: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春秋]《论语·里仁》孔子语注解: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论语·子路》孔子语注解: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春秋]《论语·颜渊》注解:鲁国宰相季康子对社会上刮起的盗窃风感到忧虑,向孔子请教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们这些当官的自己清廉而不贪财,那么就是花钱奖励盗窃,也不会有人去盗窃。”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注解:作为一国之主,如果贪奢不明,必会丧国;为人臣者,如果贪欲横生,必致杀身之祸。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唐太宗语注解:如果循私枉法、贪污纳贿,不仅败坏国法、损害百姓,而且即使丑事未败露,贪贿者内心岂能不常常恐惧?恐惧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大丈夫怎能因贪财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孙后代总要为此而倍感耻辱呢!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注解:一根丝,一粒米,都关系到我的名誉节操;一厘钱,一毫争,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谁说多吃多占是官吏交际难免的平常小事?要知道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损害"清廉知耻"之德。如果你说这些钱物并非不义之财,那么请你说说它们是怎么得来的!人生最大幸福是平平安安人生最大悲哀是不知自爱人生最大光荣是廉洁奉公人生最大耻辱是惟利是图人生最大快乐是开拓创新人生最大不幸是虚度一生——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董鸿培政治上清醒坚定, 不摇不摆; 管理上清清楚楚, 不错不乱; 经济上清清白白, 不贪不占; 人格上堂堂正正, 不攀不奢。——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杨振刚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
廉政类谚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