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资格证中学课程.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考试题型: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第一章课程基础知识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1、课程——课业及进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一)“分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具有科目化、预设性、结构化、学问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经验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是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具有活动性、经验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心理学化和乡土性。二、课程的类型(二)。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包括五个层面的整合:相邻知识的整合、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文化的整合、儿童与文化的整合。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三)根据课程的自主程度1、必修课程是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科目。具有强制性。2、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需修习的科目。具有自主性。(四)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1、国家课程:一级课程(强制性、统一性、公共性、基础性和神圣性)主导价值: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2、地方课程:二级课程(地方性、特色化、多样性和自主性)主导价值: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3、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校本性、多样性、灵活性、个性化、特色化、自主性和动态性)主导价值: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课程开发的主题是教师。(五)“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为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具有显露性、计划性、行政性、规范性和可评估性。“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具有整体性、非公开性、依附性、潜隐性、愉悦性、易接受性、持久性、难评估性。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杰克逊考点: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答案:D考点:我国古代“六艺”、欧洲中世纪“七艺”属于()A、活动中心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社会中心课程论D、儿童中心课程论答案:B第二节课程类型与课程开发考点: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选修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D考点:三级课程指的是()A、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学校课程B、校本课程、社区课程、地方课程C、微观课程、中观课程、宏观课程D、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答案:D

教师资格证中学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5.96 MB
  • 时间201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