醱:与中印边界冲析2017-11-3009:08:11理论导刊2017年11期梁忠翠摘要:印度人挑起的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对中印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印方战败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其战略方向,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也将白己的政治生涯乃至生命带进了深渊。细究起来,这一切均与尼赫鲁高傲白负的个性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尼赫鲁对印度真实实力和地位的认知欠妥,战略定力不足,全球视野狭隘;尼赫鲁对于中国的认知傲慢,对中国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认识不深入;所谓民主制下的印度政坛威权领导致使其内部管理系统混乱。反思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对于维护区域战略秩序具有一定现实启ZjlO关键词:尼赫鲁性格;边界冲突;屮印关系;现实启不屮图分类号:D8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Z7408(2017)11-0036-05[HT]1962年在屮国西藏南部边境发生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称Z为瓦弄Z战(BattleofWalong),战争持续一个月,伤亡人口较少。这场短促的战争在战火纷纭的20世纪显得不那么激烈,也不真著名,真至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屮都显得不那么突出,但它却是中印两大文明古国间的第一次正式军事冲突,也是地球上两个超级人口大国间的第一次交锋。这场战争与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个人关系巨大,也深刻影响了屮印两国间的关系。一、尼赫鲁对华政策的认知直接挑起1962年屮印边界战争的就是在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首任总理尼赫鲁。1962年6月起,印度不断挑衅屮国,印军进入屮国境内新建哨所,10月向屮国发动武装进犯,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反击,印军遭受重击,战败。这个战败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印度的战略方向,印度政治强人尼赫鲁将白己的政治生涯乃至生命带进了深渊。细究起來,尼赫鲁当政时期的对华政策与其个性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尼赫鲁对印度真实实力和地位的认知不当,战略定力不足,全球视野狭隘。和圣雄廿地一样,尼赫鲁的名字也是近乎和印度一样的同义词。不过与廿地不同的是,尼赫鲁是亲自执掌独立印度政局的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1889年11月14日出生于克什米尔,是一个属于印度社会最高贵的婆罗门种姓世家的独生子,父亲是个受过西方教育的著名律师。他15岁便到英国哈罗公学学习,后来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深受西方文化熏陶,西化思想浓烈。因其著述颇丰,学问渊博,印度人亲切地称之为“博学尼赫鲁”“伟大的学者”。在尼赫鲁身上集合了这样四种特质:首先,他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高级贵族后裔;其次,他是一个英国绅士;再次,他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第四,他是印度的伟大学者。不过印度贵族、英国绅士、伟大学者身上所共有的高傲、自负在他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尼赫鲁在独立运动中功勋卓著,加之独立伊始的印度需要一个有权威的领袖来开辟事业,于是印度政界人士也普遍迁就于他,愿唯其马首是瞻,特别是尼赫鲁出任总理后一贯地坚信自己的判断,盛气凌人,性格上高傲、自负,又加之掌印度之牛耳,尼赫鲁很自然地走上了好大喜功、向外扩张的霸道之路。第二,尼赫鲁的思想能够左右印度外交,与印度历史也有关系。曾拥有灿烂古文明的印度在1757年即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对印度这块殖民地相当重视,一度被英国人称之为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然而,印度的民族觉醒和追求独立的进程却是比较缓慢的。因为被殖民太久,印度独立运动领导
迷失:基于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的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