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防护棚搭设布置 4四、防护棚的搭设 4五、防护棚的安全管理 7六、防护棚的拆除 8七、计算书 9八、附图 19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参建单位2、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3、工程基本情况及特点1、本工程场地情况较为平整,局部有明浜(已填)、暗浜,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具体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由13幢(1#~11#楼、14#楼、15#楼)18层高层住宅、1幢(12#楼)16层高层住宅、1幢(13#楼)17层高层住宅,一座地下车库(分人防和非人防)、一幢2层配套公建、4幢配电房、7座地下水泵房,门卫、垃圾房、室外总体组成。号房±,人防地下车库±,配套公建±。,,,(人防地下车库10720平方米:地下车库:。2、本工程地面绝对标高为+(绝对标高)。3、塔吊布置:本工程共设置10台塔吊,其中钢筋棚、木工棚、仓库等在塔吊旋转半径下,办公区域在13#楼塔吊的工作半径内,在塔吊的工作半径需根据设置搭设防护棚。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130-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B80-9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建设部建质[2003]第82号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若干规定6、总平面布置图三、防护棚搭设布置1、施工大门出入口搭设安全通道;2、外脚手架斜梯出入口搭设防护棚;3、施工人货电梯出入口搭设防护棚;4、办公区域及临时搭设钢筋棚、木工棚、仓库等。搭设范围及布置具体详见“防护棚搭设平面图”钢筋防护棚6m×12m,木工棚6m×12m。钢筋棚、木工棚立杆间距2-3m,可满足施工要求。现着重介绍办公室防护棚的搭设方法:办公室房间进深6m,,,,,上面的斜屋顶约高出1m,。立杆采用四根格构式立杆400×400,四根立杆用钢管箍箍住,钢管箍的间距不大于1800mm。格构式立杆纵距2500mm(见附图),地坪采用150厚C15混凝土。四、防护棚的搭设1、材料要求(1)防护棚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电焊钢管》(GB/T3092)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2)防护棚管采用Φ48×,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3)防护棚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4)搭设前应对所使用的钢管及其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准使用。(5)采用新竹笆,局部侧面为了装饰美观,拟采用木板封挡。竹笆材质无散边、破损、老化、断裂。尺寸为:截面1500×1000×6。(6)所采用的钢管、扣件应有相关合格证明或检测合格证。2、防护棚基础(1)四周临时设施及一般人行通道的防护棚以硬化的道路及场地为其基础。(2)防护棚基础四周设有排水措施,利用主楼四周的排水沟和临设区内的排水沟进行排水。(3)本工程立柱地基与基础均座落于砼硬质地面上,其厚度均大于100mm。(4)搭设前在混凝土地面上立柱下端设18mm木胶板垫块3、立杆立杆纵距临时设施、钢筋加工场及一般人行通道和主楼前防护通道用单根立杆,立杆纵距为3m。主施工道路防护棚采用格构式钢管柱,上部放置7m长16#工字钢为梁。纵向间距为3m。办公区域防护棚采用格构式钢管柱,。(2)立杆接头: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对接头不应设在同一步内,同一步内隔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3)立杆顶端宜高出防护棚顶层,必要时可采用搭接接长立杆,以便在防护棚周边沿马路或作业区一侧,竖向安放防坠物回弹立笆。该立笆绑扎固定在二根横杆上,高度≮1m(见附图)。4、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2跨。、)。(2)纵向水平杆对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
防护棚搭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